读点《资治通鉴》连载

 

(手机打开时如果字体太小又不能横向阅读,请用浏览器打开,横向浏览)

 

编者按牛俊公众号从本篇开始,将发布“读点《资治通鉴》”连载,分别选取司马
光著《资治通鉴》中的故事和人物,并给予评论和剖析。希望大家喜欢!

 

 

读点《资治通鉴》之01:三家分晋

   首先推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三家分晋”,让我们先看看“三家分晋”的背景: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都是王室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积极对外征战,就这样,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另外还包括郤、栾等大家族。他们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范、中行)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这四家中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春秋末期,越国灭亡吴国,勾践率军北上举行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智伯瑶执政后,对三家大夫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说:“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我智家先拿出一个万户邑献给晋公,你们呢?”

三家大夫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家的实力会下降,都不愿献出封邑,可是三家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晋公;魏桓子也惧怕智伯瑶的威力,也把土地、户口让了。

智伯瑶又问赵襄子,赵襄子不答应,说:“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到手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再交出来。”

智伯瑶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领中军,韩家的军队担任右路,魏家的军队担任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

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就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没有多少日子,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已经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箭好像飞蝗似的落下来,使三家人马没法前进一步。

晋阳城凭着弓箭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

有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淹了吗?他就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

这时候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瑶命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开了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

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可是,晋阳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他们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呢。”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旁边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全城也就保不住了。”

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现在追随智伯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我想办法找他们两家说说去。”

当天晚上,赵襄子就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经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里睡着,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衣裳和被子全湿了,再定睛一看,兵营里全是水。他开始还以为大概是堤坝决口,大水灌到自己营里来了,赶紧叫兵士们去抢修。但是不一会,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淹了。智伯瑶正在惊慌不定,一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逮住杀了。

韩、赵、魏为了免除后患,开始率军攻打智氏封邑,一次杀智伯家族二百余口,天下震惊!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分布图
 

然后我们回到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三家分晋”,他并没有叙述“三家分晋”的过程,而是直接列出了结果。然而话锋一转,说了统治晋国的智氏家族失败的原因是选错了接班人,进而说出了流传千古的关于“德”与“才”的名句。 

  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国赵、韩、魏三家在晋阳大败智瑶的军队,杀死智瑶,将智家族人尽行斩灭,并瓜分了智家的领地田土。
当初,统治晋国的智宣子想确定诸子中的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仪表堂堂、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言善辩、坚毅果敢五项长处。他的唯一短处就是居心不仁。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离灭亡不远了。”
司马光评论说:,智瑶的灭亡,在于他多才少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为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颖、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资本;德是才的中心统帅。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标准,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就会用来作恶。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尊敬的人往往敬而远之,对喜爱的人往往宠信专任,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国家覆亡的真是举不胜举,又何至智瑶一个人。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慎地考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就不会重蹈前人的覆辙!

  编者评论:在改革开放,搞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德与才的关系是否还适用,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发生了动摇,结果唯看其才,不顾其德的教训到处都有。我们看人时首先应看他的品德而后察其才能,全面考察后再行任用。治国、治家,包括交友都应如此。
    

 

 

 

读点《资治通鉴》之02:魏文侯与李克

我们先做一下相关人物介绍:
魏文侯名魏斯),是魏武侯的父亲,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魏文侯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后来的秦国孝公和商鞅变法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在战国时代,魏国西有秦韩,南有楚,北有赵,东有齐,地处中央,易攻难守。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李克、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以李克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战国二百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魏文侯在位50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李克李悝为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儒家子夏的弟子,魏武侯时期任中山相。

田子方字子方,儒家学者,魏国人,魏文侯的友人,拜孔子学生子贡师,于道德学问闻名于诸侯。古代传言,魏文侯曾慕名聘他为国师,执礼甚恭。

 

魏文侯和李克
 

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魏国国君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并占领其地,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吉。魏文侯得意地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异口同声地赞誉说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不肯阿谀,直言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接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何以见得?”回答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转怒为喜,有所领悟,立刻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宾。

 编者评论:历朝历代,凡是君主能听取并采纳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时,国家就昌盛,社会就发展;凡是到了君主专制、一言堂、为臣不敢讲真话,阿谀奉承盛行时,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一天魏文侯与国师田子方在一起饮酒,文侯对国师说:“编钟的乐声有些不协调,好象左边高。”田子方微微一笑,魏文侯十分诧异:“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懂得音乐,我可有些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点头说:“你说得对。”
魏文侯的公子魏吉出行,途中遇到国师田子方,连忙下车伏拜行礼。谁知田子方却毫不理睬,不作回礼。魏吉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你说是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田子方淡淡地说:“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对人骄傲就要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采地。可是贫贱的游士呢,就不同了。我的话你不听,我的行为不合你的意,我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像我这样的贫贱游士,到那里得不到贫贱呢!”魏吉顿然醒悟,再三作揖多谢指教。

 编者评论:国君与大夫的权利从根本上说是百姓给的,因为没有百姓就没有国家,也就不可能有国君、大夫,因此他们必须谦虚谨慎,一刻都不要脱离人民。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贫贱者怕什么呢?他一无所有,所能失去的只有贫穷和锁链。

魏文侯问李克:“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决定从魏成和翟璜中选一个宰相,两人谁好一些?”李克回答说:“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妄议朝政。”魏文侯说:“先生你可不要临事推卸责任!”李克说道:“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判断人的高下了,又何必要我指明呢!”魏文侯深思片刻,说:“先生请回府休息吧,我的宰相已经选定了。”李克告辞离去,遇到翟璜。翟璜问他:“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对宰相人选的看法,到底定了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立刻变了脸色,忿忿不平地说:“西河守令吴起,是我推荐的,使秦兵不敢东犯。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也是我推荐西门豹。国君征战中山国,又是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一时物色不到合适守将,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还是我推荐了屈侯鲋。以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儿比魏成差!”李克慢慢回答说:“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营私以谋求高官显职吗?今天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不过说了刚才那一番话。我之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俸禄,十分之九都用来结交外面的贤士,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样的英才。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仅此一点,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翟璜听罢十分惭愧,再三道歉说:“我翟璜,真是个粗卑之人,刚才的话失礼了,我愿终身拜您为老师!”


 

    

 

读点《资治通鉴》之03:李园献妹

​我们先做一下相关人物介绍:

李园 
战国时期楚国权臣,本为赵国人,后入楚。将妹妹李嫣嫣先嫁给春申君,有身孕后又送给楚考烈王。李嫣嫣诞下一子熊悍,李园因此显贵。楚考烈王去世后,李园谋划诛杀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专楚政。

黄歇 
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人,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奔丧时,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

 

 

公元前238年,楚国楚考烈王熊完当政。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黄歇为此非常忧虑,遍寻许多能生育的妇女进献给楚王,但是她们最终仍没有为楚王生下儿子。赵国人李园带来他的妹妹想要献给楚王,可听说楚王不能养儿子,便担心时间久了,自己的妹妹会失去楚王的宠幸。于是他请求服侍春申君,做春申君的舍人。李园先将妹妹送春申君为妾。没过多久,李的妹妹怀了身孕。李园即让她去劝说春申君道:“楚王非常宠信您,即便是他的亲兄弟也比不上。如今您任楚国的相国二十多年了,可楚王依旧没有得到儿子。如此,待他去世后将改立他的兄弟为国君,而新国君也必定要各自看重自己过去的亲信,这样的话,您又如何能永久地保住您的荣宠地位呀!非但如此,而且由于您受楚王宠幸。长期执掌国事,肯定对楚王的兄弟有过许多失礼的地方,一旦他们登上王位,您就要大祸临头了。现在我身怀有孕,可还无人知晓,何况我获您宠爱时间不长,倘若果真以您的尊贵身分,将我进献给楚王,一定会得到他的宠幸。如果我依赖上天的恩赐生下一个男孩儿,那么就是您的儿子要继位为王了。这样一来,楚国便全都是您的了,这与在新君主统治下身临难以预料的灾祸相比,哪一个结果更好呢?”春申君大为赞同,便将李园的妹妹送出府,安置在馆舍中居住,派人谨慎地守护,然后向楚王推荐她。楚王即把她召纳入宫中,并且很宠爱她。不久,李园的妹妹果然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

李园的妹妹成为王后后,李园也随着地位显赫,当权主事。但是他又深恐春申君将他曾指使妹妹说过的话泄漏出去,便暗中收养敢死的武士,准备让他们去杀春申君以灭口。不久楚王卧病不起,好友朱英劝说春申君杀掉李园以除后患,黄歇不听,说:“您就不必过问这些事了。李园是个软弱无能的人,况且我又对他很好,哪至于发展到这个地步呀!”朱英明白自己的建议不会被春申君采纳了,便担心发生变故累及自己而逃亡他乡。十七天后,楚王去世,李园果然抢先进宫,把他豢养的勇士埋伏在宫门里面。春申君一进来,勇士们即两面夹击,将他刺杀,并砍下他的头颅扔到宫门外面。接着,李园又派出官吏把春申君的家人全部捕获杀了。随后,李园辅佐太子熊悍继位。名噪一时的春申君就这样落了个身首异处的结局。

 编者评论:春申君早期还是个非常贤明的人,到了晚年却昏庸无比,他的门客早就劝说过他必定会遭到李园的刺杀,但他不听。他居于危境而不知,盲目自负,最后导致被杀,身首异处的下场!

 

 

读点《资治通鉴》之04:马援寻主

我们先做一下相关人物介绍:

马援 
   马援,字文渊,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汉族,因多次军功 被授予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新莽末年,天下大乱,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刘秀,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马援画像


公孙述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人,新莽末年、东汉初年割据势力。初以父官荫为郎,补任清水县长。公孙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闻名于世。王莽篡汉,公孙述受任为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公孙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公孙述称帝于蜀,国号成家,年号龙兴。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汉朝廷乃派兵征讨,复命大司马吴汉举兵来伐,攻破成都,纵兵大掠,尽诛公孙氏,“成家”即为东汉所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在位十二年。他号称“白帝”,所建城池子阳城取名“白帝城”
 

                                              公孙述画像


 刘秀
 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司马光、梁启超)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光武帝刘秀

马援,东汉扶风茂陵人,新莽末为汉中太守,后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嚣。
东汉初年,天下大局未定,各路英雄称帝、称王。公元25年六月,刘秀即皇位,改年号建武。公孙述也在成都即帝位,国号成家。
公元28年,隗嚣派马援前往成都观察公孙述的情况。马援和公孙述都是茂陵人,一向关系很好。他以为到达之后,公孙述一定像平时那样和他握手言欢。但公孙述的禁卫军列阵,戒备森严,然后引导马援进入。行过交拜礼之后,公孙述派人送他出宫,到宾馆休息。又替马援制作布衣和平民帽子。在宗庙中召集文武百官,在皇帝座位旁设立旧交老友的座位。准备就绪后公孙述用骑士作前导,开路清道,实行警戒,从皇宫乘车出发。不断向左右迎候的官员屈身作答,进入宗庙。礼仪祭品极为丰盛,百官阵容强大。公孙述准备封马援侯爵,任命当大将军。马援带领的宾客们都很高兴,愿意留下来。马援向他们解释说:“天下混乱,胜负未定。公孙述不懂得迎接、容纳有才干的人。我和他共同图谋成败的大事,他反而十分注重烦琐的小节。就像一个木偶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够留得住天下有志之士呢?”因此告辞返回,对隗嚣说:“公孙述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他妄自尊大。我们不如专心与东方的刘秀往来。
于是隗嚣派马援带着给刘秀的信到洛阳去。马援初到,等了很久,中黄门引进。刘秀在宣德殿南面的房子里,只带着普通的头巾,坐在那里,对马援笑脸相迎。刘秀对马援说:“先生在两个皇帝之间游历,今天我见到先生,非常惭愧。”马援磕头拜谢,然后说:“当今的天下不但君主选择臣民,臣民也选择君主。我和公孙述同是一县的人,自幼关系很好。我前些时候到成都,公孙述左右摆开全副武装的卫士,然后才接见我。我今天远道而来,您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或邪恶、狡诈的人,而如此简装接见我呢?”刘秀又笑着说:“先生不是刺客,不过是说客罢了。”马援说:“天下大局,反复未定,称帝称王的人不计其数。今天我看见您恢弘大度,和汉高祖刘邦一样,才知道帝王自有其真像呵。”

 编者评论:天下大乱,各路称雄,谁能得到天下?光武帝刘秀所以能得天下,他恢弘大度,善于吸纳人才是重要原因。

 

读点《资治通鉴》之05:宋弘善谏,刘秀做媒

 

我们先做一下相关人物介绍:

     宋 弘

宋弘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西汉少府宋尚之子。在西汉末年进入官场,出任侍中的职务。刘秀即位后,加封宋弘为太中大夫,第二年又封为大司空,位居三公,同时还被封侯爵。宋弘有三大特点:其一,性格温和,“少而温顺”;其二,品行高尚,“所得租奉分赡九族,家无资产,以清行致称”;其三,长得很帅,风度翩翩。
    宋弘曾先后为朝廷推举选拔贤能之士三十多人,有的官至相位。光武帝对他很是信任和器重。宋弘后因弹劾上党太守没有证据获罪,罢官回家。数年后在家中去世。他为后世留下了千古名句:“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画像

     湖阳公主

  湖阳公主,名刘黄,南阳蔡阳(今南阳唐河县)人,父亲刘钦是南顿县令,刘黄生于公元前18年,是家中长女,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姐姐。刘黄虽然是汉朝宗室的后人,可是她出生的时候,家道衰落,生活和身份地位已经与普通人无异。再加上自己的父亲为官清廉,所以家中生活拮据,并不富有。而刘黄的父亲死后,刘黄一家更是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生活困难。刘黄作为家中的长女,不但要帮着母亲料理家事,还要照顾尚年少的弟妹,生活陷入困境。后来被刘黄的叔叔刘良收留,情况才稍微好转。但是刘良虽然也是县令,可是为官清廉,即使是在叔叔家中,刘黄也要帮着做一些家事,以减轻叔叔家的生活负担。但是刘良的微薄的俸禄终究是没能供养成这一家人,最后刘黄一家还是离开了叔叔家,随着母亲回到宛南的白水村。白水村有刘家的土地和奴仆。刘黄一家在白水河岸开垦荒地,耕种为生。公元前25年,刘秀称帝,史称光武帝。光武帝重立了汉家宗室,建立了东汉政权,找到刘黄,封她为湖阳公主。

                                           湖阳公主画像

     宋弘善谏:

  公元26年,刘秀任命太中大夫京兆人宋弘当大司空。宋弘举荐沛国人桓谭当议郎兼给事中。刘秀让桓谭弹琴,喜爱那种丰富优美的乐声。宋弘听说后,很不高兴。等桓谭从刘秀居住的宫室出来,宋弘穿戴好公服端坐在大司空府中,派人召桓谭入见。桓谭到来之后,不给他座位就责备他,并且说:“能自己改正过失,还是让我根据法律检举你呢?”桓谭磕头谢罪。过了很久,宋弘才打发他走。后来,刘秀大会群臣,让桓谭弹琴。桓谭看见宋弘,失却常态。刘秀感到奇怪,问宋弘怎么回事。宋弘于是离开座席,摘下帽子谢罪说:“我所以举荐桓谭的原因,是盼望他用忠心和正义辅导陛下;而现在朝廷上下沉缅于郑国的音乐,这是我的罪过。”刘秀一听,表情由奇怪变为惭愧,感谢宋弘的劝谏。

  刘秀做媒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新近守寡,刘秀和她一块儿评论文武官员,暗中察看她的心意。公主说:“宋弘的威仪容貌,道德气度,群臣没有人能赶得上他。”刘秀说:“我正计划这件事。”不久宋弘被刘秀召见,事先刘秀让公主坐在屏风后,然后对宋弘说:“谚语说‘地位优越了要换一批新朋友,有了财富要更换妻子’,这符合人之常情吧?”宋弘说:“我听说,贫贱之友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回头
对公主说:“事情难办成了!”

 

 

读点《资治通鉴》之06 :出卖官爵


 

我们先做一下背景人物介绍:

东汉桓帝和灵帝简介
汉桓帝名刘志,生于公元132年,死于167年,活了36岁。他并不是皇帝的儿子,更不是嫡长子,他本是蠡吾侯刘翼之子。刘翼去世后,由他袭封了爵位。但是,本来与皇位无缘的刘志,却成了皇帝。
公元146年7月,大将军梁冀将年仅九岁的汉质帝毒死。汉质帝年幼没有子嗣,梁冀决定拥立刘志当皇帝。梁冀属于外戚,手中掌握有军队,梁冀说让刘志当皇帝,刘志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就这样,本来与皇帝宝座无缘的刘志就成了大汉朝的皇帝。
刘志是梁冀拥立的,当然还得听梁冀的。不但如此,此时的皇太后也是梁家人,刘志继位后,她开始临朝听政。可见,此时的朝政大权,都掌握在外戚的手中。

 

梁冀画像
 

刘志继位的时候已经22岁,是个大小伙子了。他继位后,刚开始听从于梁冀和梁太后。但是,古话说“儿大不由娘”,刘志有自己的想法。当他在皇宫里渐渐掌握了一定实权后,他就想自己做主,不再当梁冀的提线木偶。那他能依靠谁呢?他一个都靠不住。因为外官都在巴结外戚,都是梁冀说了算。刘志想要在外官中培养自己的亲信,那绝对是难上加难,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他就只能找最贴近的人,那就是太监。
通过长时间的积累,梁冀身边终于有了一帮忠心于他的宦官,这其中的头领,便是单超。经过精心密谋,公元159年,汉桓帝刘志依靠宦官单超等人,诛杀了大将军梁冀,然后趁胜翦除了他的党羽。一举解决了外戚专权的忧患。
问题是,刘志除掉了外戚势力,却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限制好宦官的权力。此次事件后,单超等宦官都受到封赏,很多宦官一跃成为列侯。这些宦官仗着功劳,大肆扩张,党同伐异。宦官一旦掌握了政权,他们的作恶比外戚还要狠毒。于是,汉桓帝刘志又再次掉进了另一个坑里,他又成了宦官的提线木偶。
面对宦官之祸,刘志束手无策,虽然朝廷大臣极力反对宦官专权,但是缺乏了一个强有力的人物与宦官抗衡,他们也拿宦官没有办法。面对这种局面,刘志意志消沉,贪恋佛事和美色,光是宫女就多达五六千人。168年初,年轻的刘志在荒淫无度中一命呜呼,年仅三十六岁。
刘志虽然好色,但是生育能力太弱,虽然活了三十六岁,后宫佳丽数千人,夜夜笙歌燕舞,但是没有留下子嗣。他死后,皇后窦妙临朝听政。皇后与他父亲窦武商议后,决定选刘宏为继承人。刘宏的父亲刘苌封解渎亭侯。被选中时22岁,他就是汉灵帝。
刘宏的路子和他的前任几乎是一模一样,由外戚拥立,上任后宦官发动政变除掉外戚,皇帝又被宦官操纵。
公元168年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并罗列了一大堆宦官的罪名。不料,窦武的行动被泄露,宦官王甫、曹节等人为盟,发动政变,不但杀死了窦武、陈蕃等人,而且还将他们灭族,手段之狠辣,令人咋舌。窦太后则被宦官强迫迁徙到南宫云台,名为居住,实则软禁。
由此,宦官在朝廷取得了实际控制权。由于宦官专权,朝政日益荒废,加之自然灾害频发,整个东汉帝国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农民起义就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乱世由此开始。

出卖官爵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期,外戚擅权,宦官当政,民不聊生,朝政腐败。
公元178年,第一次开设“西邸”机构,公开出卖官爵,按照官位高低收钱多少不等。俸禄等级为二千石的官卖钱二千万,四百石的官卖钱四百万,其中按着德行依次当选的出一半的钱,或者至少出三分之一的钱。凡是卖官所得的钱,在西园另外设立一个钱库储藏起来。有人曾到宫门上书,指定要买某县的县令、县长官职,根据每个县的大小、贫富等好坏情况,县长、县令的价格多少不等。有钱的富人先交现钱买官,贫穷的人到任以后照原定价格加倍偿还。灵帝还私下命令左右的人,出卖三公、九卿等朝廷大臣的官职,每个公卖钱一千万,每个卿卖钱五百万。当初灵帝为侯时经常苦于家境贫困,等到当了皇帝以后,常常叹息桓帝不懂经营家产,没有私钱。所以,大肆卖官,聚敛钱财,作为自己的私人积蓄。

编者评论:买官、卖官是贪污腐败至极的重要象征。卖官可以得到权力换得的非法利益,买官者把它当作是一种投入,掌权后从百姓身上得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回报。这样下去,老百姓还有活路吗!

 

 

读点《资治通鉴》之07 :杨震拒贿


我们先做一下背景人物介绍: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东汉时期名臣,隐士杨宝之子。杨震博学、正直、清廉的家风传了几代,他的三代儿孙杨秉、杨赐、杨彪很争气,在东汉都位列三公,杨秉还有“三不惑”(酒、色、财)的美誉。算上杨震,被称为“四世三公”,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杨震的五世孙杨修,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才子,因受曹操猜忌而遇害,如今他的大名比乃祖还响亮。

杨震在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担任太尉。他为官正直,不屈权贵,屡次上疏直言时政之弊,受到中常侍樊丰等所忌恨。延光三年(公元124年),遭到罢免,遣返回乡,饮鸩自尽。汉顺帝继位后,得以平反昭雪。
 

                                 杨震雕像

 

杨震拒贿

杨震,东汉弘农华阴人,字伯起。少好学,博览群书。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
公元110年,邓骘身居大将军之位,颇能推荐贤能人才。他保荐何熙、李郃等进入朝廷任职,还延聘弘农人杨震、巴郡人陈禅等作自己的幕僚,受到天下人的称赞。杨震自幼孤弱贫困而好学,通晓欧阳氏解释的《尚书》,而且知识丰富,博览群书,儒家学者们称他为“关西孔子杨伯起”。他教生授徒二十多年,不接受州郡官府的延聘征召。人们认为杨震年岁已大,步入仕途已晚,但他的志向却愈发坚定。邓骘听到杨震的名声以后,将他聘为幕僚。当时,杨震已经五十多岁,接连出任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在前往东莱郡的路上,途径昌邑,他先前所举荐的荆州茂才王蜜正担任昌邑县令。夜里,王蜜揣着十斤黄金来送杨震。杨震说:“故人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故人,这是为什么?”王蜜说:“黑夜之中,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于是,王蜜惭愧地出门走了。杨震后转任涿郡太守。他公正清廉,子孙经常以蔬菜为食,徒步出行。有的故人旧友劝杨震为子孙置办产业,但杨震不肯,他说:“使后代人说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把这当作遗产留下,不也很丰厚吗?”

编者评论:杨震是历史上的清官。他把“清官”作为遗产留给子孙是多么英明!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清官被贬黜或退休以后,家无斗米的积蓄,而子女们继承了他们的传统,成就功名的不少;而那些家有千百万遗产的贪官后代,成就功业的却极少!

 

 

 

读点《资治通鉴》之08 :曹公自白,拒绝称帝


曹公自白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到许县。后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大战打破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被封为魏王。
公元210年十二月,曹操下令说:“我最初被推荐为孝廉时,自以为本来不是隐居深山的知名之士,恐怕被世人看作平庸无能,打算好好处理政务,推行教化,为自己树立名誉,故在济南国任宰相时,铲除残暴与邪恶势力,公正地选拔人才。由于这样,受到强门豪族的忌恨,我恐怕给家中招来灾祸,就借口有病,辞职回到家乡。当时年纪还不大,就在谯县县城以东五十里处修建书房,秋季与夏季读书,冬季与春季打猎,计划这样过二十年,等天下安定以后,再出来做官。但我的计划未能如愿,被朝廷征召为典军校尉,于是改变主意,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使墓道的石碑上可以题写‘汉朝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就是我当时的志愿。而后赶上国家遭受董卓之乱,我兴起义兵。以后我任兖州牧,击败黄巾军,
迫使三十万黄巾军投降;又讨伐袁术,使他走投无路,穷困而死;击败袁绍,将他的两个儿子斩首示众;再消灭刘表,进而平定天下。我身为宰相,作为臣子已达到尊贵的顶点,也已超出了我的愿望。假设国家没有我,真不知会有几个人称帝,几个人称王?或许有人看到我势力强盛,又生性不信天命,恐怕他们随便猜测,说我有篡位的野心,每一想到这些,心中就感到不安。所以,向你们述说这些话,都是我的肺腑之言。然而,想要我就这样放弃所统领的军队,交还给主管部门,回到我的封地武平侯国,实在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我确实害怕自己一离开军队就会被人谋害,既是为我的子孙打算,又因为我一失败就会使国家危亡,所以,我不能追求虚名,而遭受实际的灾祸。然而,我的封地共有四个县,享有收取三万户百姓租税的权力,我的品德怎么能配得上呢?天下尚未安定,我不可以辞去官位;至于封地,是可以退让的。如今我把阳夏、柘、苦三县的两万户封地归还给国家,只继续享受武平县一万户百姓的租税,姑且以此来减少对我的诽谤议论,同时也稍微减轻我所承受的压力。


  编者评论: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曹公的自白应该说是他的肺腑之言,解剖自己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纵观历史,多次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时势造英雄”。天下有才能的人很多,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得到施展。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它,这就是成功的关键。曹操把握住了报效国家的机遇,又加上他明察秋毫、知人善任、赏罚分明、执法严峻、生活俭朴等优势,所以能够消灭强大的割据势力,几乎统一中国。

 

 

曹操画像
 

     曹操拒绝称帝

公元219年,魏王曹操上表给皇帝,推荐孙权为骠骑将军,授予符节,兼任荆州牧,封为南昌侯。孙权派校尉梁寓入朝贡献物品,又将被俘虏的朱光送还,上书向曹操称臣,劝曹操顺应天命,即位称帝。曹操把孙权的信给大家看,说:“这小子是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侍中陈群等人都说:“汉朝气数已尽,并不是一天了。殿下您的功德,如同高山一样巍峨,天下人都寄希望于您,所以孙权虽然远在江南,仍要向您称臣。这是天意在民间的反应,所以异口同声,殿下应该正式登基称帝,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曹操说:“如果上天要我做皇帝,我还是当周文王吧。”

司马光评论说教化是国家的紧要任务,而庸俗的官吏却不加重视;风俗是社会的大事,而无知的君主却对此疏忽。只有明智的君子,经过深思熟虑,然后才知道它们的益处之大,功效之深远。东汉光武帝恰逢汉朝中期衰落群雄蜂起,天下大乱。他以一介草民,奋起发兵,继承祖先的事业,恢复汉朝的统治,征伐四方,日理万机,尚且能够推崇儒家经典,以宾客之礼招揽儒学文雅之人,大力兴办学校,整顿和提倡礼仪和音乐,武力统一的事业完成的时候,教育和感召的德政也普遍推行开了。接替统治的明帝、章帝,遵循先辈的遗志,亲临辟雍拜见国家奉养的三老五更,手拿经典向老师请教。上至朝廷大员,下至郡县官吏,无不选用熟悉儒家经典、品行端正的人,就是虎贲卫士也都学习《孝经》,匈奴贵族的子弟们也要到国家设立的学校学习。因此,上面提倡文化和教育,下边也就形成学习的风气。忠实、厚道、重视道德修养的人,不仅受到官府的尊重,也被百姓所仰慕;卑鄙、邪恶、下流之徒,不仅不被朝廷所容纳,也被乡间所鄙弃。自从夏、商、周三代灭亡之后,教化风俗之好,还没有象东汉那样兴盛过。可是,汉和帝之后,皇亲国戚独擅大权,奸佞小人得势妄行,赏罚没有标准,贿赂公行,贤良愚劣不分,是非颠倒,可以说乱极了。然而东汉朝廷仍然能够延续,不至于灭亡,原因在于上有公卿、大夫袁安、杨震、李固、杜乔、陈蕃、李膺等人,不惜冒犯龙颜,在朝廷上据理力争,运用公理挽救危乱;下有身为平民的符融、郭泰、范滂、许邵之辈,以舆论矫正已经败坏的社会风气。所以,政治虽然污浊,而风俗却不衰败,甚至有人甘愿冒被诛杀的危险,在前面的人倒下,忠义之心更加激奋,紧跟其后,虽接踵被杀,仍视死如归。这岂止是他们几个人的忠正、贤德,难道不也是汉光武帝、明帝、章帝重视风俗教化的结果吗?在那时,如果有贤明的君主发奋振作,则东汉朝廷的统治仍然无可限量。不幸的是,经过腐败、衰落之后,又出现了昏庸暴虐的桓帝和灵帝,保护奸佞小人,胜过亲生骨肉;屠杀忠良君子,超出对待仇敌;正直之士的愤怒积压在一起,全国人民的不满汇合到一处。于是何进从外地引来了军队,董卓乘机夺权,袁绍等人以此为借口向朝廷发难,使得皇帝流亡,宗庙荒废,皇室的权威倾覆荡尽,人民涂炭,百姓流离,东汉朝廷就要寿终正寝,无法挽救。然而各州郡掌握军队、占据地盘的势力派,虽然你争我夺,互相吞并,却没有不以尊崇东汉朝廷为号召的。以魏武帝曹操的粗暴强横,在统一过程中,功绩卓著,他取代皇帝的野心已蓄谋很久了。但是,直至去世,他都不敢废掉东汉皇帝,取而代之,难道是他没有做皇帝的欲望?不过是畏惧名义不顺而克制自己罢了。由此看来,教化怎么可以轻视,风俗又怎么能忽略!

 

 

 

读点《资治通鉴》之09:诸葛出师表

诸葛出师表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公元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克复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留心世事。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二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刘备据其策略,联孙攻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并占领荆、益二州,建立了蜀汉政权。曹丕伐汉,他劝说刘备称帝,任宰相。公元223年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领荆州牧,政事无论大小,都由他决定。


                    
诸葛亮画像

   
公元227年三月,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各路军队向北挺进,驻军汉中以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负责留成都的丞相府的各项任务。出发前,诸葛亮上书说:“先帝开创大业,刚刚见些成效,却中途溘然长逝了。如今的天下分成三个政权鼎足而立,要算益州的蜀国最为贫穷困乏,这正是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然而身边近臣仍能兢兢业业、毫不懈怠地在朝内尽其职守;忠勇将士舍身奋战在沙场,出生入死,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知遇之恩,想要全力报答给陛下。陛下正应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下的威德,振奋有志之士的气节;而不应自己轻视自己,讲出不合道理的话来,以致阻塞忠臣进谏的渠道。
    “宫廷和相府,是一个整体,提升、贬黜、表彰、指责,不应有什么区别。如果有触犯法律的行为,或尽忠立功的表现,应该让有关部门按规定给予处罚、奖赏,以显示陛下公允、明察,不能有偏私之心,使宫廷内外执法不统一。
“侍中郭攸之、费祎 ,侍 郎 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思想纯正的忠臣,所以先帝特意选拔他们留下来辅佐陛下。我以为宫廷中的事物,不论大小,都应先和他们商议,然后再付诸实施,这样一定能弥补缺漏,得到更多的好处。将军向宠,品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在以前经过考验,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所以被大家推举为掌管禁兵的中部督。我认为各项军务,都应征求他的意见,必定会令将士和睦,使才智出众和能力较差的人都能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得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根由。先帝在世,每次与我谈起这些,没有一次不对桓帝、灵帝时代的政治腐败痛心疾首。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 陈 震 、长史张裔,参军蒋琬,都是端正善良、能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室的兴盛,将指日可待。
    “我本是一介草民,在南阳以耕作为业,本来只想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保全性命,从未想作官扬名天下。先帝不嫌弃我地位卑下,屈尊俯就,三次往草舍相访,向我询问天下形势,使我感激万分,我才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命。后来军事上遇到挫折,在败军之际承担重任,在危难时刻接受使命,从那时至今,已整整二十一年了。先帝深知我行事谨慎,因此在临终前托付国家大事。
  “自从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日夜忧虑叹息,惟恐辜负重托,有损先帝知人之明。于是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不毛之地。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军力充足,正应当激励将士,统帅三军北定中原,我愿竭尽平庸之力,铲除奸贼,恢复大汉皇室,重返故都,这正是我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本分。至于处理政事,掌握分寸,进纳忠言,则是郭攸之、费祎 、董允等人的职责。希望陛下将讨伐国贼、复兴大汉朝廷的重任交给我,若无成效,请您治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疏忽失职,以追究他们的过错。陛下自己也应慎重考虑,征询和选择妥善的治国方略,访察、采纳好的建议,真正遵循先帝遗训。如此臣下我就受恩不浅,感激不尽了。现在将要远离陛下,在写这份表章时激动得泪流不止,不知该说些什么。”


  
编者评论:诸葛亮不但是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这份出师表既是他的请战书,也是他对后事的嘱托,更是他忠于蜀汉赤诚之心的真实写照。
 

 

 

       读点《资治通鉴》之10 :攻心为上

背景人物介绍:
七擒孟获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放走孟获后,孔明找来他的副将,故意说孟获将此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副将听了十分生气,大声喊冤,于是孔明将他也放了回去。副将回营后,心里一直愤愤不平。一天,他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了汉营。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获却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这次,汉营大将们都有些想不通。他们认为大家远涉而来,这么轻易地放走敌人简直是像开玩笑一样。孔明却自有道理: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的让人心服;以力服人将必有后患。孟获再次回到洞中,他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到汉营诈降,孔明一眼就识破了他,于是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之兵,使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这时孟获按计划前来劫营,却不料自投罗网,被再次擒获。这回孟获却仍是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孟获回到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孟获听后大喜,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第四次成了瓮中之鳖。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营中一员大将带来洞主杨峰,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为了报恩,他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到汉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命他再来战。这次,孟获回去后不敢大意,他去投奔了木鹿大王。这木鹿大王之营极为偏僻,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蛮兵使用了野兽入战,使汉兵败下阵来。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幸亏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将军及孟获兄长孟节指点,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回营后,孔明造了大于真兽几倍的假兽。当他们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了。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了他。孟获被释后又去投奔了乌戈国,这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所装备的藤甲刀枪不入。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获忙跪下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



                      
七擒孟获图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讨伐雍铠,参军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能惠赠更好的策略吗?”马谡说:“南中依恃地势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了。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者所为,也不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
  诸葛亮到达南中,征讨叛乱,所到必胜。诸葛亮从越嶲进兵,斩杀雍铠和高定。益州人李恢从益州进兵,巴西人马忠从牂柯进兵,击溃南中各县的叛军,再度和诸葛亮会合,孟获收拾雍铠残部抗拒诸葛亮。孟获深得当地汉人和夷族的信赖,诸葛亮要生擒孟获,以后果然将孟获俘获,让他参观了蜀军的军营战阵,问他说:“这样的军队如何?”孟获说:“以前不知道你们的虚实,所以遭到失败。如今蒙您允许我参观你们的军营战阵,如果贵军只是这样的军队,我一定能轻易取胜。”诸葛亮笑了笑,将孟获释放,要他再战。前后将孟获放了七次,又生擒七次,最后诸葛亮仍将孟获释放,孟获却不再走了,对诸葛亮说:“您有天威!南部的人不会再反叛了!”于是诸葛亮到达滇池。
   益州、永昌、牂柯、越嶲四郡都被平定了,诸葛亮仍然任用当地原来的首领为四郡的地方官吏。有人劝诸葛亮不要这样做,诸葛亮说:“如果留外地人为官,则要留驻军队,则粮秣供应困难,这是第一个难题;这些夷族刚受过战争之苦,父兄多有死伤,怨气未消,任用外地人而不留驻军队,定有祸患,这是第二个难题;这些夷族叛乱分子屡次三番杀死和废掉官吏,自知有罪,与我们隔阂很深,若留下外地人为官,终究难以被他们信任,这是第三个难题。我现在是要不留军队,不转运粮食,使法令、政纪初步得以贯彻,让夷族和汉人基本安定下来。”于是诸葛亮网罗孟获等著名人物,任命为地方官吏,让他们贡献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供给军队和朝廷使用。从此以后,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这一地区的夷族再也没有反叛。


     编者:成都武侯祠有一副赵藩撰写的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正是对诸葛亮治蜀的精辟概括。
1958年,毛泽东游览武侯祠看到这副对联,反复吟诵喜爱不已,并建议领导干部好好研读,作为工作参考和借鉴。

 

 

 

       读点《资治通鉴》之11 :孔方兄论

简介:

   
晋惠帝时期,朝政腐败,贿赂横行。“个个爱我们孔方兄而没有休止”,由此引起了人们对于钱的评论,作者借此发表了关于金钱的讨论。

    公元290年,晋惠帝继位时太后父亲杨骏专权。贾皇后与楚王司马玮密谋杀死杨骏。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她又矫诏唆使司马玮杀害司马亮,再用“擅杀”的罪名诛司马玮。当时皇帝痴呆无能,贾后淫乱暴虐,朝政腐败,贿赂横行。

                                 
     晋惠帝画像
     

惠帝为人愚鲁痴呆,一次在华林园听到蛤蟆的叫声。就问左右随从说:“这叫的东西,是为公事叫呢!还是为私事叫呢?当时天下灾荒饥谨,有的百姓都饿死了,惠帝听到后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因此权力都由手下的小人掌握,政令出自多门,不能统一,有权势地位的人家互相推举,如同市场交易。贾氏、郭氏肆意妄为,官场上贿赂公然进行。南洋人鲁褒作了一篇《钱神论》讥讽这种现象说:“钱的形象,像天地一样有圆有方,人们亲它爱它如同兄弟,尊称它为孔方兄。没有美德而倍受尊崇,没有权势而炙手可热,出入宫廷高门,可以转危为安,起死回生,变尊贵为卑贱,使活着的人被杀死。所以愤怒争执时没有钱就不能取胜,冤屈困厄时没有钱就不能得救,冤家仇敌没有钱就不能解怨释仇,美好的声誉没有钱就不能传播。当今都城的王公贵族,权势要人,个个爱我们孔方兄而没有休止,拿钱的手,紧抱着钱始终不放。当今的人心中只有钱罢了。”

 

编者评论:当今社会,人们谈论最多的也莫过于钱了,但是金钱到底是什么,倒不是所有人都看得清的。
    金钱是好东西 。在阶级社会商品存在的情况下,人人离不开钱,它是生存的必需。因此才出现了“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的感慨。饥寒交迫,金钱能救命,才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时,金钱是友谊的纽带。担任领导,金钱是业绩,人均收入超几万,固定资产翻几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名人富户,金钱是丰碑,为奥运会捐资多少万,为教育投入多少钱。西湖的白堤、苏堤也是古人白居易、苏东坡留给后人的纪念。生命垂危,金钱是命,几万元换一个肾,多少万元换一次血,有了钱才有命,没有钱难救命。
     金钱是坏东西 。“有钱能使鬼推磨”,追求金钱是滋生腐败的土壤,一些人索贿受贿,“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贪污 腐败,伸手被捉,金钱使许多人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老子艰苦奋斗,节衣缩食,给子孙们留了遗产,为争夺遗产,刀枪相见,遗恨终身。“金钱是万恶之源”,许多人发了财,或得了不义之财,失去了追求,无所事事,无聊无奈,寻求刺激,滑向吸毒、卖淫嫖娼的深渊。
    金钱是什么 ?按政治经济学讲,金钱是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按其物质属性说,“金钱是花花绿绿的纸”。我想,人是金钱的主宰,而不是金钱的附属物。钱就是钱,不能看轻也不能看重。我们虽然不能象范仲淹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我们决不应该做金钱的奴役。

 

 

《 读点资治通鉴》之12 :陶侃做官

陶侃简介
   陶侃(公元259-334年),字士行(或作士衡),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陶侃去世,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东晋名将陶侃
 

陶侃做官

     
陶侃,东晋庐江浔阳人。初为县吏,渐升至郡守,曾任荆州刺史。
   公元325年,朝廷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荆州刺史,荆州的男女百姓交相庆贺。陶侃性情聪明敏锐、恭敬勤奋,整日盘膝正襟危坐,对军府中众多事物检视督察,无所遗漏,没有一刻闲暇。他常常对人说:“大禹这样的圣人,尚且珍惜每寸光阴,至于一般人,应当珍惜每分光阴。怎能只求逸游沉醉,活着对时世毫无贡献,死后默默无闻,这是自暴自弃!” 众多参佐幕僚中有的因谈笑博戏荒废正务,陶侃命人收取他们的酒具和蒲博用器,全都投弃江中,将吏们则加以鞭责,说:“樗蒲这种游戏不过是放猪的奴仆们玩的!老子、庄子崇尚浮华,并非先王可以作典则的言论,不利于实用。君子应当威仪整肃,怎能蓬头、光足,却自以为宏达呢!”有人奉献馈赠,陶侃一定要询问来路,如果是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即使价值微薄也一定喜欢,慰勉还赐的物品超出三倍。如果不是正道所得,则严辞厉色呵斥羞辱,拒绝不受。有一次陶侃出游,看见有人手持一把未成熟的稻子,陶侃问:“你拿来干什么?”那人说:“走路时看到的,随便摘下来而已。”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亲自劳作,却随便毁坏别人的稻子拿来玩!”随即抓住此人鞭打。因此百姓辛勤耕作,家资不缺,人人丰足。陶侃曾经造船,剩下的木屑和竹头,都令人登录并且掌管,大家都不明白有何用。后来元旦群臣朝会,正逢积雪后开始放晴,厅堂前面残留的积雪仍然潮湿,于是用木屑铺洒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地时,又用陶侃所储存的竹头作隼钉装配船只。陶侃治理事务的仔细和缜密,一向如此。
    陶侃到晚年深深畏惧物极必反的道理,因此不参与朝政,多次想告老还乡,佐吏们苦苦相留。公元344年六月,陶侃病重,上表请求退位。派左长史殷羡归还持有的朝廷符节、麾、憧、曲盖、侍中貂禅、太尉印章,以及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的刺史印传。至于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等,都有薄录统计,封存仓库,由陶侃亲自上锁。陶侃将后事托付给右司马王愆期,授予督护官职,统领文武官吏。十二日,陶侃乘车离开武昌,到渡口乘船,准备回长沙,回头对王愆期说:“老夫现在蹒跚难行,正因为你们阻拦。”十三日,在樊溪去世。陶侃领军四十一年,明智、坚毅,善于决断;见识纤密,别人难以欺蒙。自南陵到白帝,几千里的辖城内,路不拾遗。陶侃去世后,尚书梅陶给亲友曹识的信说:“陶公的神机明鉴如同魏武帝,忠顺勤军好比孔明,陆抗等人比不上他。”谢安经常说:“陶公虽然运用刑法,但常常能领会到刑法之外的含意。”


  
编者评论:陶侃具备明察坚毅、善于决断、清正廉洁、恭敬勤俭、仔细缜密的品质,又懂得“知足不辱”的道理,为官四十一年,善始善终,值得为官者借鉴。

 

 

读点《资治通鉴》之13:北魏拓拔焘


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简介:
     拓跋焘,读音 tuò bá tāo(公元408年~452年),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北魏帝国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
    拓跋焘自幼聪明大度,应付裕如。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式登基,年号始光,时年十六岁。在治国方面,拓跋焘大力改善民生 ,劝课农桑 ,大增耕田,减轻赋税 。休养生息,偃武修文,抚恤鳏寡,体察疾苦 。推行楷式文字,奠定魏碑基础,便利了人民的识字。广召汉族士人,重用汉臣崔浩、高允等人,改革官制,整肃吏治,抑退奸吏,提拔忠良,显著促进了北魏官民之间和睦相处 。宣传礼义,崇尚儒学,推动了鲜卑族汉化发展 。恪守节俭 ,奖赏慷慨 。不畏艰险 ,料事于先 。知人善任,赏罚分明 。重视法制建设,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并常说:"法者,朕与天下共之,何敢轻也。"正平二年(公元452年),为中常侍宗爱所杀,时年四十五岁,追封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北魏皇帝拓跋焘

  
拓拔焘,北魏皇帝。公元423——452年在位。鲜卑族拓拔部。他任用以崔浩为代表的汉族士族地主,依靠鲜卑骑兵,击败柔然,攻灭夏、北燕、北凉,取刘宋虎牢、滑台等河南地区,统一中国北方。
  拓拔焘为人壮健勇敢,沉着稳重,无论是登城防御,还是两军对阵,短兵相接,都能亲自冒着乱箭飞石,身先士卒。他的左右士卒相继倒下,或死或伤,他却神色自若,毫不畏惧。因此,将士们对他无不畏惧钦佩,都愿尽力效死。他生性节俭,衣服饮食够用就已满足。文武百官请求加固京师的城墙,修缮皇宫的建筑,说:“《易经》说:‘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萧何也曾说过:‘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壮不丽,无以重威。’”拓拔焘却说:“古人曾经说过:‘只在恩德,不在险要。’赫连屈丐用蒸过的土建筑城墙,却被我灭掉了,这怎么在城的坚固不坚固呢?而今,天下还没有太平,正需要人力,大兴土木的事,我不想去做。萧何的话并不正确。”拓拔焘常常把财物看作是军事的基础,不可以轻易浪费。至于赏赐,也都赏给为国死难将士的遗属或有功之家,皇亲国戚以及倍受恩崇的人和显贵达官很少有人无缘无故得到赏赐。他选任将领出征,亲自指挥谋划,面授机宜,凡是违背他旨意的人,大多失败。他知人善任,有时在士卒中选拔将领,只看中并使用他的才干,不在乎他的出身。拓拔焘观察敏锐,部下没有什么隐情能逃出他的眼睛。他赏赐不论贫贱,惩罚不避权贵,赏罚分明,即使是他平时最宠爱的人,也绝不纵容包庇。他常说:“国家的法律,是我与天下臣民应共同遵守的,怎么敢轻视呢。”然而,拓拔焘却生性残忍,杀人从不手软,而且杀人之后,又常常后悔。


   编者评论:纵观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尽管南朝是正宗所在,但是总体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面。对于北魏而言,又属太武帝拓拔焘和魏孝文帝元宏(拓拔宏)时期最兴盛。这个时期,应该宣扬和继承的东西最多。

 


      读点《资治通鉴》之14 :文帝教子

 

 

宋文帝简介

   刘义隆,即宋文帝(公元424年-453年在位),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初封宜都王,历任前将军、镇西将军等职,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即位,在位三十年,年号“元嘉”。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南宋文帝刘义隆


    公元445年九月十七日,刘宋文帝在武帐冈为衡阳王刘义季饯行。文帝将要离开皇宫时,他告诉儿子们暂时不要吃东西,等到会见刘义季的地方再设宴进餐。直到太阳西斜,刘义季还没有来到,大家饿得脸色很难看。刘义隆这才对大家说:“你们从小生活在富裕安适的环境中,看不到老百姓生活的艰难。今天就是想让你们知道还有饥饿困苦,让你们以后知道使用东西要节俭罢了。
   裴子野评论说:太祖刘义隆这番训导真是太妙了!奢华浪费产生在富足的环境中,节俭出自贫穷困苦之中。如果打算让人们自行管束,不如让他生长在贫贱的环境中。学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活,能更好地担当重任。把给他们描摹情状,变成亲身体验。太祖如若能以他的训导为表率,就应该让他的儿子们的志向操行受到磨练,降低他们的官职待遇,教育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然后再将国家大事交给他们,他们就不会懈怠、荒唐行事,就可以会扬名天下。高祖刘裕打算巩固本家族的地位,对皇家襁褓中的婴儿都封以很高的爵位,后代也遵循他的办法,先后让小孩子独镇一方。到了泰始初年、升明末年,幼小亲王在襁褓中就被掐死的动辄有几十人。国家存亡,既然不维系在那些小孩子身上,那么让他们过早地居于万民之上的高位,实在不是好的教诲。


   编者评论: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有个宏志班,它把品学兼优的贫困子弟作为招生对象。宏志班将"特别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等作为班训。这个班有位学生家中的中堂上写有名句“自古成功出贫困,来世还要投寒门”。我认为,成功与苦难是孪生子,凡成功者,大都有苦难的经历;但承受苦难者,不见得都能成功,这主要取决于对苦难的态度以及能否把握苦难下的人生感悟。

之15

 

高允直言劝君,处世高风亮节


高允简介
 

高允(公元390—487年),字伯恭,渤海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大臣。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修国记,以经授太子,以修史暴露国恶罪将受极刑,太子营救获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高允历仕北魏五帝,以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去世,享年九十八岁。死后追赠为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将军,谥号文。

 

         北魏名臣、文学家高允画像
 

 

高允,北魏大臣,字伯恭。初被征为中书博士,后升迁侍郎,教授太子经书。文成帝时,位至中书令。文明太后临朝,让他参与大政决策,前后经历五帝,历任要职达五十余年。    

公元458年三月十二日,北魏高宗拓拔浚返回平城,兴建太华殿。这期间,给事中郭善明生性乖巧善变,他又游说高宗大肆兴筑宫殿。中书侍郎高允劝谏说:“大祖时开始兴建城池街市,兴建时他一定让人利用农闲的时节。何况,我们国家已经建立很久了,永安前殿足够朝会时使用。宴请、歇息,有西堂、温室也足够了。紫楼足可以用来登高远眺。况且,纵然要扩大建设工程,也应该慢慢进行,不能仓促行事。现在核算一下,要抽调民使差役二万人,而赢老、病弱供应饭食的,又得增加一倍,预期半年可以完工。一个农夫不种田,就会有人挨饿,何况现在是动用四万人,劳力和费用是无法计算的。这是陛下您所应该留心的事。”文成帝接受了他的劝谏。

高允喜欢直言相谏,朝廷内有什么事做得不适当时,他就立刻请求晋见。文成帝常常屏退左右侍从,单独一人和他商谈。有时,二人从早到晚相谈,甚至一连几天都不出来,各位大臣不知谈些什么。有时,高允说话时言词激烈、切中要害,文成帝听不下去,就命令左右侍从把高允搀扶下去,但是他始终对高允很好。当时,有人上书措辞激烈地批评朝政,文成帝看完后对大臣们说:“君王和父亲是完全一样的。父亲有错,儿子为什么不把它写在纸上,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劝谏,而偏偏私下在隐蔽之处劝谏?这难道不是不想让他父亲的罪恶昭彰在外,让天下人都知道吗,至于说臣子侍奉君主,又何尝不是这样,君主有了什么过失,作为臣子,不能够当面直言劝谏,却要上书进行公开指责,这是想要使君主的短处昭彰于世,显示他自己的正直,这难道是一名忠君之臣所应该做的事吗?像高允那样的人,才是地地道道的忠君之臣。朕有了过失,他没有不当面直接批评的,甚至有时有些话,朕已经难以接受,但高允并不回避。朕由此知道了自己的过失,但天下人却不知道,难道这不能说是忠心吗?

与高允同时被征召的游雅等人,全都做了大官,被封为侯,部下们官至刺史、有二千石俸禄的人也有几十成百名了,可是,高允还仍然为著作郎,二十七年从来没有升过官。文成帝对各大臣说:“你们这些人虽然每天手持刀箭,站在朕旁边侍候,却不过是白白地站着,没有一个人劝谏过我一句话。而只是在看到我心情高兴时,要求赏赐一官半爵,现在,你们全都没有什么功劳,却做了王公。高允仅用一只笔辅佐治理国家几十年了,他的贡献不小,可他仍然不过是个郎官,你们这些人难道不感到惭愧吗?”于是,提升高允为中书令。

当时,北魏文武百官们都没有俸禄,高允常让他的儿子们上山砍柴,来维持家里的生计。司徒陆丽对文成帝说:“高允虽然蒙受您的宠爱,但是,他家的生活却相当贫困,他的妻子和孩子也没有生活来源。”文成帝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偏偏看朕重用了高允,才告诉我说他穷。”当天,文成帝亲自来到高允家,看见高允家里只有几间草房,几床粗布被褥和用旧麻絮做的棉袍,厨房里也只有一些青菜和盐。文成帝忍不住叹息,赏赐给高允家五百匹玉帛,一千斛粟米,任命高允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高允竭力推辞,但文成帝不同意。文成帝很器重高允,平时经常称高允为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游雅常说:“从前史书上曾经称赞汉代卓茂、刘宽的为人,心地狭窄的人不相信那是真的。我和高允相处为官四十年了,从未看见他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为此,我才知道古人古事都不是假的。高允内心文采光明,外表温和柔顺,他说话时总是慢腾腾的,就好像不会表达一样。从前,司徒崔浩曾经对我说:‘高允博才多学,是一代俊杰,他所缺乏的,恐怕只是一点儿刚毅的风骨。’我也认为是这样,直到崔浩犯了罪,不过是因为一些细微小事,可是,皇帝亲自审问时,崔浩吓得浑身发抖,声嘶力竭说不出话来。宗钦以下的官员,也都吓得爬在地上,汗流浃背,个个都面无人色。只有高允一人站在那里详细陈说事件的经过,进一步阐述是非曲直,表达清晰而有条理,阐明的事理清楚有深度,且声音高亢、宏亮,连皇帝听着都为之动容,听的人没有不为他捏着一把汗的,这种行为,不是刚毅的风骨又是什么呢?在宗爱正好高升,把持着大权的时候,其威风凛凛,震撼四海,宗爱曾经召集文武百官到朝堂论事,王公以下的官员,全都小步前行到宗爱面前,向宗爱叩拜,只有高允一人走上台阶,只对宗爱长揖了一下。从这件事上看,汉汲黯可以躺在床上会见卫青,从哪里可以说是违抗了礼节呢?这难道不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风亮节吗?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已经看错了他的内在品德,而崔浩又看漏了他的外在气质,这就是管仲之所以对鲍叔牙的死感到万分悲痛的真正原因啊!”

编者评论:高允前后经历五帝,任要职五十余年,做到了善始善终,实属不易,也较为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高允以诚信对待君主,处事高风亮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能够做到“有容”和“无欲”,人生就变得轻松、真实多了!


 

 

 

读点《资治通鉴》之16:孝文帝整顿百官

北魏孝文帝简介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年-499年),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推行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画像

    魏孝文帝,即拓拔宏,后改为元宏,北魏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他五岁即位,冯太后当政。公元490年冯氏死,他开始亲政。冯太后临朝时,曾改革吏治,实行三长制及均田制,亲政后又进一步实行改革。公元493年从平城迁都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改革鲜卑风俗,鼓励与汉族通婚,加强了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
    公元494年九月初一,北魏孝文帝下诏令说:“每三年考评一次官员的政绩,考评三次后根据情况对他们进行罢免或提升,前后九年,时间太长了,这对于那些应该被罢免的人来说当然不会认为是太迟了,但是对于那些应该提升的人来说就大大地被拖欠了。朕现在决定三年考评一次,考评完毕就实行罢黜或提升处理,目的是为了使那些低能者不要妨碍了忠贤者的上进,使有才能的不要总是处在低位。分别命令负责考评的部门官员, 把考评者分为优劣三等,其中上等和下等仍然再分为三等。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尚书复核审查,五品以上的官员,朕将亲自与各位公卿一起评议其好坏,上等中之上者提升使用,下等中之下者罢免不用,中等的原任不变。”
    九月十一日,北魏孝文帝亲临朝堂,宣布对众臣百官们的罢黜或提升情况,他对诸位尚书们说:“尚书是关键性的要害职位,并非仅仅是管管总务,处理一下文书而已。朕的成败得失,完全关系于尚书。你们担任这职务,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向朕建议过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行;没有推荐过一个贤才,撤换过一个不称职的人,这是罪过中之最大者。”孝文帝又对录尚书事广陵王拓跋羽说:“你是朕的弟弟,处在执掌要害部门的位置上。但是,你没有勤勉为政、恪守本职的声誉,却有结党营私的行迹。现在,罢免去你的录尚书、廷尉之职,只担任特进、太子太保。”又对尚书令陆睿说;“拓跋羽初到尚书省任职之时,人们对他的评价特别高,可是近来偏听偏信,论事不公,而且松懈懒惰,这完全是由于您不能以道义引导相劝他的结果。您虽然没有大的责任,但是也应该受到小小的罚处,因此减去您一年的俸禄。”又对左仆射拓跋赞说:“拓跋羽被罢黜,你应处以死刑。但是,事情既然归咎于拓跋羽一人了,就不再重处他人了,所以只解除你少师之职,削去一年的俸禄。”接着又对左丞公孙良、右丞乞伏义受说:“你们的罪过也应该处以死刑,但是只对你们进行如下处罚:削去你们的官服和俸禄,以布衣身份继续留任本职,如果在三年之内有政绩,就官复原职;如果没有任何成就,那就永远削职为民,回去种地去。”又接着对尚书任城王拓跋澄说;“叔叔你趾高气扬,骄傲自大,所以解除少保官职。”还对长兼尚书于果说:“你不勤于职任之事,数次以疾病为借口,所以亦解除长兼,削去一年的俸禄。”其余如守尚书尉羽、卢渊等人,均以不称职,或者被解除职务,或者被罢黜官位,或者被削去俸禄,孝文帝当面指责了他们的过失,所受处罚立即执行。
孝文帝又对陆睿说:“北方人常说:‘北方风俗朴质、粗旷,怎么会变得知书识礼、文质彬彬呢?’,朕听了之后,感到异常失望。现在好读书、有学识的人很好,难道他们都是圣人吗?完全在于好学与不好学。朕整顿百官,大兴礼乐,全部心意在于移风易俗。朕身为天子,何必一定要去中原地区居住呢?还不是为了使你们的子孙后代渐渐习染当地好的风俗习惯,能多闻多见,增加见识。如果永远住在恒山之北,再遇上一个不喜欢诗书礼乐的国君的话,那就难免会变得孤陋寡闻。”陆睿回答道:“确实如圣上所说。金日石单 如果不到汉朝去做官,怎么能够担任了七世内侍,芳名永留呢?”孝文帝听了陆睿的话,心里十分喜悦。
 

编者评论:治国就是治吏。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有两个历来难以解决好的问题。第一是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第二是处理好考察和任用的关系。魏孝文帝对官吏的考评方法及对任用官员的严格要求可以借鉴。
 

 

    读点《资治通鉴》之17:黈纩塞耳,前旒蔽明
 

黈纩塞耳,前旒蔽明”的读音和释义:
黈纩(读音 tǒu kuàng) 塞耳,前旒(读音 liú)蔽明, 黈纩:黄绵所制的小球,悬于冠冕之上,垂两耳旁; 旒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以前的君王总是用丝棉堵住耳朵、用帽穗遮住眼睛,目的就是想不让自己耳朵、眼睛只听近处的声音、只看眼前的东西,而把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推到遥远的四面八方。


皇冠佩饰说明
     

公元493年八月二十四日,孝文帝抵达肆州,看见路上老百姓有的腿瘸了,有的眼瞎了,就立刻让马车停下,慰问安抚这些人,又命令当地官府供给他们一生的穿衣、吃饭费用。
    大司马、安定王拓跋休逮捕了三名当了强盗的士卒,把他们绑起来到各地军营中游街示众,然后就要将他们斩首。孝文帝御驾巡视军营经过这里,下令赦免,拓跋休认为不能这样做,他说:“陛下亲自统领六军,将要远征江南,而如今我们刚刚走到这里,这些奸诈小人就开始做起了强盗,不斩了他们,我们怎么能禁止人们干坏事?”孝文帝说:“的确像你所说的那样。不过,君王体察,有时常有意外的恩泽。这三人犯了这样的罪,虽然理应处死,可是,命运使他们遇到了朕,即便他们违犯了军事法令,也可以特别赦免他们。”接着,又对司徒冯诞说:“大司马拓跋休执行法令严肃认真,你们以后不能不小心谨慎地做事。”军队的纪律也为此森严起来。
    司马光评论说:人主和国家的关系,就好像是同一个躯体,看远处就好像在看近处,在边境就好像是在朝廷里。推举贤能之才,充任各种官职;修明政治,为百姓谋求福利,在自己疆界内的百姓就没有不各得其所的。因此,以前的君王总是用丝棉堵住耳朵、用帽穗遮住眼睛,目的就是想不让自己耳朵、眼睛只听近处的声音、只看眼前的东西,而把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推到遥远的四面八方。那些残疾有病的人,自然应该抚养,但更应该命令有关部门把这种恩泽平均到全国境内所有残疾有病人员的身上去。如今,只是对在路上遇见的几个人施舍一下,那么,被遗漏的就太多了。所施的这种仁爱不也是太轻微了吗?更何况,赦免犯罪的人,却以破坏有关部门颁布的法令为代价,这更不是君王应该做的事。可惜啊,孝文帝是北魏的贤明君主,却还有这些不足!


    编者评论:治国需要设置百官,各级官员都有自己的职责,各行都有自己的法制,这样一个国家才能有效运行。最高领导者也有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超出自己的权力,就一定代替了下级官员的职权,这些官员将无所事事;荒废了自己的职责,其他人将无法代替,所造成的危害就非常之大。领导者也要深入百姓,甚至微服私访,那是想了解民间的真实情况,以便制定宏观政策时有真实的依据。孝文帝的做法决不是君王应该做的!应以此为鉴!


      读点《资治通鉴》之18:拙于自谋,巧于谋人

    南齐尚书令王晏深得武帝的宠信,到了明帝萧鸾谋划废去郁林王之时,王晏又立即欣然赞同,帮助进行。郁林王被废去之后,齐明帝与王晏在东府宴饮,谈到时事之时,王晏拍着手掌说道:“大人经常说我王晏胆怯,今天你认定我如何呢?”明帝即位,王晏自以为对新朝有佐命之功,经常菲薄讥刺武帝时候的事情。他担任了尚书令,位居朝臣之右,处理事情非常专横独断,朝廷内外的重要职位,都任用自己的亲信之徒,经常与齐明帝在用人方面发生争执。明帝虽然因举事之际,不得不依赖、重用王晏,但是内心却十分厌恶他。明帝曾经整理检查武帝的诏书文告等材料,得到武帝写给王晏的手敕三百多张,都是谈论国家的事情,又获得王晏劝谏齐武帝不要让自己主管诠选之事的启奏,因此越发猜忌、冷淡王晏了。始安王萧遥光劝明帝杀掉王晏,明帝说:“王晏于我有功劳,况且没有罪过,所以不能杀他。”萧遥光又说:“王晏对武帝都不能忠心耿耿,怎么能忠于陛下呢?”明帝听了默然无言。明帝派遣心腹陈世范等人到街头小巷去采听关于王晏的传言异闻。王晏这个人轻率浅薄,而没有防范,他想为自己开辟府署,几次传叫方术之士来查看风水,说是会大富大贵。王晏与宾客谈话时,总是喜欢把手下的杂人使开,然后与客人在清静中交谈。明帝知道了这些情况之后,怀疑王晏想谋反,于是产生了杀掉王晏的念头。
    奉朝请鲜于文粲密探到了明帝的心思,就奏告了王晏有异图。陈世范又启奏明帝:“王晏密谋借建武四年南郊祭天之机,与武帝过去的主帅在道中起事。”正好遇上老虎闯入南郊祭坛,明帝愈加惧怕了。郊祭前一日,明帝旨令不去南郊祭祀,派人先告诉了王晏和徐孝嗣。徐孝嗣奉旨不言,而王晏则不同意明帝不去,陈述了自己的理由:“郊祀事关重大,圣上一定要亲自前去。”这样一来,明帝越加相信陈世范所说的了。公元497年正月二十八日,明帝在华林省召见王晏,杀了他,一同诛死的还有北中郎司马萧毅、台队主刘明达,以及王晏的儿子王德元、王德和。
      郁林王将被废黜之前,王晏的堂弟御使中丞王思远对王晏说:“兄长你承受武帝的厚恩,现在一旦帮助萧鸾进行此事,对于萧鸾来说这或许是没办法的事情,不得不这样干,但不知兄长这样做了,将来何以自立呢?如果在现在能以死殉郁林王之难,还可以保全门户,不失后世英名。”王晏不予理会,回答说:“我正在喝粥,未暇顾及此事。”明帝即位之后,拜王晏为骠骑将军,王晏把弟弟和儿子们召集在一起,对王思远的哥哥王思徵说:“隆昌之末,思远劝我自裁,如果听从了他的话语,那里能有今天呢?”王思远随声应道:“如按照小弟所说的那样去做,现在尚未为晚。”王思远知道明帝外表上对待王晏十分优厚而内心则已经开始怀疑他了,就乘机对王晏说:“眼下事情逐渐有异样,兄长觉察与否?人们大多拙于自谋而巧于谋人。”王晏听后没有吭声。王思远走了之后,王晏才叹息着说:“世上竞有劝人死的人。”十日之后,王晏被杀。明帝听说了王思远对王晏说过的话,所以没有定他的罪,并且升任他为侍中。

  

编者评论:不少人拙于自谋,巧于谋人,缺乏自知之明,身处危险境地却不自知,失去自立之本仍盲目自信。王晏的教训值得后人深思!

    读点《资治通鉴》之19:吉翂舍身救父

吉翂为父抵命故事简介
   南北朝时期,南朝出了一个少年英雄叫吉翂。他11岁时,母亲病死了,此后不久,他的父亲就被人陷害,抓进监狱,还要被押送京城处死,他得知父亲即将冤死,历经千难万苦赶到京城,击鼓鸣冤。梁武帝怀疑他是受人指使来的,就命令人严加审问,他并不怕,对审问官说: “我年幼丧母,如果父亲死了,弟弟们就没人照顾了,我愿替父亲死。” 审问官把情况告诉了梁武帝,梁武帝宽恕了吉翂的父亲。父子俩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公元503年,冯翊人吉翂的父亲为原乡县县令,被奸吏所诬陷,逮捕押送到廷尉,罪当处死。吉翂时年十五岁,他击响了悬挂在朝堂外的登闻鼓,乞求代父亲一死。梁武帝见他年纪幼小,怀疑是别人教他这么干的,就让廷尉卿蔡法度对他严加诱胁,让他说出实情来。蔡法度把各种拷讯刑具都摆出来,诘问吉翂:“你乞求为父抵命,圣旨已经准许了,现在就是审问你看是否真的愿意去死?况且你只不过是一个儿童,如果是别人教你这样做的,那么你要反悔也可以。”吉翂回答:“囚犯我虽然愚鲁年幼,但是岂能不知道死之可怕呢?完全是出于不忍心看父亲遭受极刑,所以乞求代他一死.这不是小事,怎么是受他人的教唆呢!知道圣旨准许我代父而死,真是不异于登仙,岂有反悔之说呢?”蔡法度于是更加和颜悦色地诱导吉翂说:“皇上知道令尊没有罪,很快就会释放;看你实在是个好孩子,现在你如果能改变一下所说的话,你们父子就可以一同活命。”吉翂又回答:“父亲的案子非常严重,必定以法论处。囚犯我唯有闭目伸头,听任一斩,再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当时,吉翂给加上了手铐脚镣,蔡法度怜悯他,命令给他另换成轻一些的刑具,但是吉翂却不让换,说:“我是死罪犯人,只应该加重刑具,岂可以减轻呢?”竟然不肯脱去手铐与脚镣。蔡法度把这一切情况上奏武帝,于是武帝就宽恕了吉翂父亲的罪过。
     丹杨尹王志了解了吉翂在廷尉代父而死的事情经过,并且询问他的乡里,准备在下年初举荐吉翂为纯孝之士.吉翂对王志说;“奇怪呀,王尹!为什么要把我吉翂看得如此轻薄呢?父亲受辱,儿子代死,理当如此。如果我吉翂接受这一举荐,就是因自己的父亲而博取名声,还有什么耻辱可以比得上这一耻辱呢?”因此,坚决加以拒绝.王志只好作罢。



吉翂为父抵命插图

    编者评论:年幼的吉翂为父抵命,不图博取名声,最终还是为史书记载下来,成为纯孝的典范。许多人为社会做了些好事、善事,这是社会所提倡的,应当受到赞誉。但若这好事、善事由自己讲出来并有意张扬出去,这就有些没劲了,常被人看作是为了某种个人动机。

  读点《资治通鉴》之20:梁武帝不听劝谏


相关人物简介

梁武帝萧衍:(公元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埤城镇东城村)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开国皇帝(公元502年—549年在位),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南齐丹阳尹萧顺之之子。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南齐时以门荫入仕,齐明帝时担任雍州刺史,参与抵御北魏入侵。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拥戴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公元502年),接受萧宝融“禅位”,建立南梁。萧衍统治初期,留心政务,纠正宋、齐以来的弊政。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他尊崇门阀世族,宽待宗室。军事上抵御北魏南侵,一度在钟离之战取胜,维持了南北均势 ;后数次发动北伐,但战果不大。在位晚期,随着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政事。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享年八十六岁,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贺琛:字国宝,会稽山阴人。普通年间,刺史临川王征召他任祭酒从事史。贺琛开始在京城显露才华,高祖得知他有学识,就在文德殿召见他,与他谈论得很高兴,对仆射徐勉说:“贺琛的确有传世的学业。”于是补任王国侍郎,不久兼任太学博士,随即迁任中卫参军事、尚书通事舍人,参礼仪事。累经升迁任通直正员郎,舍人照旧。又任征西鄱阳王中录事,兼尚书左丞。诏令贺琛编撰《新谥法》,施至今。每次见高祖,与他谈论常常时间很长,因此宫禁中人这样说:“上殿不下有贺雅。”贺琛的容止都很文雅,所以人们这样称呼他。迁任散骑常侍,参礼仪照旧。

 

    梁武帝萧衍画像


 

贺琛奏谏四件大事,武帝大怒敕书指责

 

公元545年,散骑常侍贺琛向梁武帝萧衍启奏了四件事:其一,认为“现在北方的东魏已与我通和,该是让百姓繁衍后代,积蓄物资,对他们实行教育训导的时候了,而天下的户口却减少了,关外户口减少得更厉害。郡不堪忍受州的控制,县不堪忍受郡的搜刮。千方百计地互相骚扰,只知道横征暴敛,百姓不堪重压,各家纷纷流离失所,这难道不是州郡长官的过错吗?东部地区户口空虚,都是由于国家政令太繁多引起的,即使是偏僻边远的地方,也无所不至。每次来一位使者,所属地区便受到骚扰,那些无能的地方官员,就只好拱手听命,让他们渔猎搜刮,强暴狡诈的地方长官又趁机更加贪婪地剥削。纵然遇到廉洁正直的官员,郡守还要加以阻挠。这样皇帝尽管年年降旨要人民恢复生产,多次下令免除赋税,但百姓却不能回到他们原来的住所。”其二,认为“当今天下官吏之所以贪婪、残暴,确实是由于奢侈靡烂的风俗造成的。当今,在喜庆饮酒的日子里,人们竞相攀比奢华;果品堆积得如同小山,美味佳肴摆在席上如同美丽的刺绣一样,百姓一年百两黄金的收入,还不够一次酒宴所用的钱。来宾与主人各自才吃饱,没等到走下殿堂,那些食物便已经腐臭了。再者,无论是什么等级的官员,都蓄养妓女。而当官统治百姓的人,得到了巨大的财富,他们离职回家之后,这些银两也维持不了几年,全都用在操办饮酒、歌舞的花销中了。他们所破费的东西象小山一样多,而寻欢作乐只在一时,于是他们更加悔恨以往在做官时向百姓索取得少了;如果能重新做官的话,他们便加倍地攫取、吞噬百姓的财物。这是多么违背道义啊!其余淫侈之事,数不胜数,这种习惯渐渐成了风气,而且日渐滋长,一天比一天严重,要想使人们恪守廉正清白,怎么能办到呢?真应该严格制定禁止的措施,用节俭来引导人们,纠正虚浮不实的弊端,使其耳目一新。我对官史失去节操的感叹,也是人民自己忧虑的,我正羞愧官吏还不及百姓,所以要强制让他们做到,如果国家能以正直清白为前导,足能纠正那些凋残失节官吏的弊病”。其三,认为“陛下您忧国忧民,挂念天下,不畏辛劳,以至于各部门都直接向您奏事。但是那些才短识浅气量狭小的人,既能靠近您,向您启奏,便想骗得您的信任,争相飞黄腾达,而不顾国家大局;只一味地吹毛求疵,臂肌分理,过分苛细,以严酷为能干,把纠举别人过错并且呵斥驱逐人看成是自己的任务。他们的作为,表面上虽然似乎在为公办事,实际上是更实现了他的作威作福。结果使犯罪者增多,用巧妙办法逃避的人也产生了很多,滋长了弊病,增加了邪恶,实际上就因为这个原因啊!我真诚地希望能达到公平的效果,革除奸佞小人妄进谗言的邪恶念头,那样,全国上下就会安定,就没有侥幸心理带来的忧患了。”其四,认为:“现在天下太平无事,但仍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应该马上精简事物,停掉一些花费。减少了事务,百姓就能休养生息,停掉一些开销,国家就可以聚集资财。各机构应该自己对照职责范围,分别检查下属部门:凡是京师的官府、衙门、官邸、市肆以及朝廷仪仗、武事装备,地方上的屯戍、驿传、地方官衙等,有应该革除的,就要革除它,有应该削减的,就要削减它。兴建的工程有不急的,征收的赋税劳役,有可以暂缓的,都应该停止,以停止开销,让百姓得到休息。因此,储蓄财货是为能有大的作为,让人民休养生息,是为了能让他们服大役。如果说小事不足以破费多少钱财,就任意花费的话,那就会终年不止。如果认为小的劳役不会妨碍百姓的话,那就会终年有劳役,百姓没有停止服役的时候了。像这样,就很难谈到国富民强,并且图谋远大的事业了。”

贺琛奏启之后,梁武帝勃然大怒,把主书召到面前,口授敕书指责贺琛。大致内容是:“我有江山已四十多年,每天都耳闻目睹许多从公车机构中转来的臣民直言不讳的上书,他们所陈述的事情,与你所说的没有什么不同.我常常苦于时间仓促,现在你的奏折更增添了我的糊涂和迷惑不解。你不该把自己和才能低下的软弱之人混同在一起,只图个虚名而已,好向路人炫耀说:‘我可以向皇帝上书,陈述意见,遗憾的是朝廷不采纳。’为什么不分别明着说:某位刺史横征暴敛,某位太守贪婪残酷,某位尚书、兰台奸诈虚滑;渔猎百姓的皇差姓什么叫什么?从谁那里夺取?给了谁?如果你能明白地指出这些,我就能杀掉、罢免他们,再选择好的人才。还有,官吏百姓的饮食豪华过度,如果加以严格禁止,房屋密集、曲折,你又怎么知道呢?倘若挨家挨户搜查,恐怕更增加了对百姓的骚扰,如果你指的是朝廷中生活奢侈,我是没有这种情况的。以前饲养的祭祀用的牲畜,很久没有宰杀了。朝廷召开会议,也只是吃一些蔬菜罢了。如果再削减这些蔬菜,一定会被讥讽为是《诗经·蟋蟀》所讽刺的晋僖公那样的人。如果你认为供佛、事佛奢侈的话就错了,都是园子里的东西,把一种瓜改为几十个品种,把一种菜做成九十个味道。只因为变着花样做才有了许多菜肴,对事物又有什么损害呢?我如果不是公宴,从不吃国家的酒食,已有很多年了。甚至宫中的人,也不吃国家的粮食。凡是营造的建筑,都与材官和国匠无关,都是用钱雇人来完成的。官员们有勇敢的,也有胆怯的,有贪婪的也有廉正的,也不是朝廷为他们增添了羽翼。你认为朝廷是有错误的就自以为是。应该想一想导致朝廷犯错误的原因!你说:应该以节俭引导百姓,我已经三十多年没有房事,至于居住,不过只有能放下一张床的地方,宫中没有雕梁画柱;我平生不爱饮酒,不喜好声色。因此,朝廷中设宴,不曾演奏过乐曲,这些都是诸位贤臣们所看到的。我三更便起,治理国家大事,处理政务的时间依据国家事务的多少来定,事务不多时,中午之前就能把它们处理完。事务繁忙时,太阳偏西时才能吃饭,常常每天只吃一顿饭。既像在过白天,又像在过黑夜。往日,我的腰和腹超过了十围,现在瘦得才只有二尺多点,我以前围的腰带还保存着,不是乱说。这是为了谁工作?是为了拯救万民的缘故。你又说:‘官员们没有不凡事都向您禀奏的。一些人用尽伎俩想升官发财。’现在不让外人奏报事情,那么谁来担负这个责任呢?委托管理国事的专人,怎么能够得到呢?古人常说:‘只听一方面的话就会出现奸佞小人。专任一人必定要出乱。’秦二世把国家大事委托给了赵高,元后把一切托付给了王莽,结果,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又怎么能效法他们呢!你说:‘吹毛求疵’,又是指谁?‘臂肌分理’,又是指哪件事?官府、衙门、官邸、市肆等等,哪个应该革除,哪些该削减?哪些地方兴建的工程不急?哪些征收的赋税可以迟缓?你要分别举出具体事实,详细启奏给我听!用什么办法使国家富裕,军队强大,应该如何让百姓休养生息,减除劳役,这些都该具体地列出,如果不具体地一一列出,那你就是蒙蔽欺骗朝廷。朕正在准备侧耳细听你按上述要求重新奏报,届时自当认真拜读,并把你的高见批转给尚书省,正式向全国颁布,只希望除旧布新的善政美德,能因此而出现在今世。”贺琛只是向梁武帝谢了罪,不敢再说什么。

梁武帝为人很守孝道,待人慈悲,彬彬有礼,生活又节俭。他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对阴阳、卜筮、骑射、声律、草隶、围棋无所不精。他对国家事务很勤勉。冬天,四更一过,他就起来工作。由于天气严寒,握笔的手都粗糙得裂了口子。自从天监年间信仰释迦牟尼的佛教以来,长期斋戒吃素食,不再吃鱼肉。每天只吃一顿饭,也只不过是些菜羹,粗米饭罢了。有时遇到事务繁多,太阳移过头顶了,就漱一漱口算吃过饭了。他身穿布衣,用的是木棉织的黑色帐子。一顶帽子戴三年,被子盖二年才换一床。后宫里贵妃以下,不穿拖地的衣裙。他生性不喝酒,如果不是在宗庙搞祭祀活动,或是办大宴席以及进行其他的拜佛等活动,就不奏乐。尽管他居住在幽暗的房子中,却一直衣冠楚楚,坐在宫中便座上,或在酷暑的日子里,也没有袒胸露怀。对待宫中太监小臣,像对待尊贵的宾客一样。但是宽待官吏太过分了,牧守大多渔猎百姓,皇帝的使臣又干扰郡县。梁武帝本人又爱亲近任用奸诈的小人,很失之于苛刻严暴。他还兴建了许多塔和庙,使公家和私人费用都破费损耗了。江南一带长期较安定,形成了生活奢侈的风俗,所以贺琛在奏折中提到了此事。武帝不喜欢他触及实质东西。所以大为恼怒。

司马光评论说:梁武帝不得善终是应该的。国君之所以在听取意见,接纳进谏方面出现过失,就是因为只注意了琐碎细小的事情而没有雄才大略。大臣进谏时所犯的毛病,也在于烦琐。因此开明的君主要抓住最主要的问题以驾驭万事之本。忠心耿耿的大臣要陈述大的方针政策来劝阻君主想得不对的地方,所以作为君主不需亲自动手操劳,就能取得大的功效,作为大臣说得简明扼要便能收到很大的效益。纵观贺琛的进谏,可以说还未达到直言极谏的地步,而梁武帝却已经勃然大怒,袒护自己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质问贺琛贪婪暴虐的官史名字,追问徭役过重、费用铺张的具体项目,用难以回答的问题来困扰他,胁迫他写成无法对答的奏章。梁武帝自认为每顿饭只吃蔬菜的节俭作风是极大的美德,忙到太阳偏西才吃饭这种勤勉的工作态度是最好的治国办法,为君之道他已具备,再没有什么需要增加的了。因而对于诸位大臣的规劝,认为全不值得去听。这样一来,那么其余比贺琛的进谏更恳切、直率、激烈的话,谁还敢去对皇帝说呢!因此,奸佞小人在眼前也视而不见,重大决策颠倒错误也不知道。声名遭受辱没,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国家被颠覆,祭祀被停止,被千古人怜悯讥笑,难道不很悲哀吗?

读点《资治通鉴》之21:拒劝谏,隋炀帝驾临江都

隋炀帝杨广简介:

隋炀帝杨广(公元569年-618年),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立为太子,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他巡游无度,穷奢极侈,民不堪命。性情猜忌,用法苛暴,横征暴敛,是历史上名声最坏的皇帝之一。

             隋炀帝画像

隋炀帝向侍臣询问盗贼的情况,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说;“逐渐减少。”炀帝说“比过去少多少?”宇文述回答:“不及过去的十分之一。”纳言苏威躲在柱子后面,炀帝把苏威叫到座前问他,苏威回答:“我不是管这方面的官员,不清楚有多少盗贼,但贼患距京城越来越近。”炀帝问:“为什么这么说呢?”苏威说:“过去盗贼只占据长白山,如今已近在汜水.况且往日的租赋丁役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这难道不是人们都变成盗贼了吗?近来看到上奏的贼情都不是实情,于是措施失当,对盗贼不能及时地加以剿灭。还有,以前在雁门时,已经许诺停止征伐辽东,现在又征发士兵,盗贼怎么能够个平息?”炀帝听了不高兴,就作罢了。公元616年五月五日,百官中很多人都上贡珍玩之物,唯独苏威献上《尚书》,有人诋毁苏威说:“《尚书》中有‘五子之歌’,苏威的含意很不恭敬。”炀帝更加生气。过不久,炀帝向苏威询问征伐高丽的事情,苏威想让炀帝了解天下有很多盗贼的情况,就回答说:“现在征辽之事,但愿不要发兵,只要赦免群盗,自然可以得到几十万人,派他们去东征,这些人对被赦免罪过感到高兴,会竞相立功,高丽就可以被平灭。”炀帝不高兴,苏威就退了出来。御史大夫裴蕴奏道:“这太不恭敬了!天下哪里有许多盗贼?”炀帝说:“这老家伙极为奸佞,拿盗贼来吓唬我,我想打他嘴巴,暂且再忍耐一下。”裴蕴知道炀帝的心意,就让河南平民张行本上奏说:“苏威从前在高阳掌管挑选官员之事时,他滥授官职,畏惧突厥,要求返回京师。”炀帝命人进行审查验证,构成罪状,于是炀帝下诏历数苏威的罪状,将他除名为民。一个多月后,又有人奏报苏威与突厥暗中勾结图谋不轨,此事交由裴蕴追究法办,裴蕴判苏威死刑。苏威无法为自己申辩,只是非常伤感地谢罪而已。炀帝怜悯苏威就将他释放,说:“不忍心就杀他。”把苏威的子孙三代都除名为民。

江都新制造的龙舟完工,送到东都。宇文述劝炀帝巡游江都,右候卫大将军酒泉人赵才劝阻说:“如今百姓疲惫劳苦,国库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希望陛下返回京师,安抚天下百姓。炀帝勃然大怒,把赵才交司吏处治,过了十天,炀帝才平息了怒气,将赵才放出。朝中的大臣都不想让炀帝出行,但炀帝去江都之意非常坚决,没有敢于进谏的人。建节尉任宗上书极力劝谏,当天就在朝堂上被用杖打死。七月初十,炀帝驾临江都,他命令越王杨侗与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检校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卢楚等人共同负责留守东都之事。炀帝以诗向宫人留别:“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奉信郎崔民象以盗贼充斥全国为由,在建国门上表劝阻江都之行,炀帝勃然大怒,先摘掉崔民象的下巴,然后将他处死。

炀帝到了江都,凡江、淮各郡官员谒见的,炀帝专问进献礼品的多少。礼多则越级升迁都丞、县守,礼少的则恣肆地黜免官职。江都郡丞王世充进献铜镜屏风,升为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进献珍奇美味,升为江都郡丞。因此郡县官吏竞相对百姓肆意盘剥,以充实进献之物。百姓外受盗贼的抢掠,内受郡县官吏课赋的逼迫。生计无着,加上饥谨无食,百姓开始采剥树皮、树叶充饥,有的人将草杆捣成碎末为食,有的煮土吃,各种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就互相吃人。而官府仓库中的粮食还是充裕如初,官吏们畏惧刑法,不敢取粮救济饥民。王世充还秘密为炀帝挑选江淮民间的美女来进献,因此更加得到炀帝的宠信。

 

编者评论:还是在幼小读书的时候,就知道隋炀帝三下江都,荒淫无度,是个坏皇帝。这里摘取以上这两篇短文,揭示夺取皇位后的杨广拒绝劝谏,穷奢极欲、荒淫腐败的情状及可悲下场,以鉴戒后人。

         读点《资治通鉴》之22:

        三下扬州荒淫无度,宫城动乱炀帝被杀

公元618年,隋炀帝到江都,更加荒淫,宫中一百多间房,每间摆设都极尽豪华,内住美女,每天以一房的美女作主人。江都郡丞赵元楷负责供应美酒饮食,炀帝与萧后以及宠幸的美女吃遍了宴会,酒杯不离口,随从的一千多美女也经常喝醉。不过炀帝看到天下大乱,心情也忧虑不安,下朝后常头戴幅巾,身穿短衣,柱杖散步,走遍行宫的楼台馆舍,不到半夜不止步,不停地观赏四周景色,唯恐没有看全。

炀帝通晓占卜相面,爱说江浙话,经常半夜摆酒,抬头看星象,对萧后说:“外间有不少人算计侬,不过侬不失为长城公陈叔宝,卿也不失为沈后。我们姑且只管享乐饮酒吧!”然后举杯喝得烂醉.炀帝还曾拿着镜子照着,回头对萧后说:“好一个头颅,该由谁斩下来?”萧后惊异地问他为什么这样说,炀帝笑着说:“贵贱苦乐循环更替,又有什么好伤感的?”

炀帝见中原已乱,不想回北方,打算把国都迁到丹阳,保守江东,下令群臣在朝堂上议论迁都之事,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都认为不错;右侯卫大将军李才极力说明不可取,请炀帝御驾回长安,并与虞世基忿然争论下殿。门下录事衡水人李桐客说:“江东地势低洼,气候潮湿,环境恶劣,地域狭小,对内要奉养随驾的数万人,对外要共奉三军,百姓承受不起,恐怕最终要起来造反的。”御史弹劾李桐客诽谤朝政,于是公卿都曲意阿奉炀帝之意说:“江东百姓渴望陛下临幸已经很久了,陛下过江抚慰统治百姓,这是大禹那样的作为。”于是炀帝下令修建丹阳宫,准备迁都丹阳。


       隋炀帝三下扬州图(壁画)

当时江都的粮食吃完了,随炀帝南来的骁果(“骁果”指勇猛不怕死的武士)大多数是关中人,长期在外,思恋故乡,见炀帝没有回长安的意思,大都策划逃回乡。郎将窦贤便带领部下西逃。炀帝派骑兵追赶,杀了他,但仍然不断有人逃跑,令炀帝很头痛。虎贲郎将扶风人司马德戡一向得炀帝信任,炀帝派他统领骁果,驻扎在东城,司马德戡与平时要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閤裴虔通商议,联络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将佐少监宇文智及等人反叛,推举宇文智及的兄长右屯卫将军许公宇文化及为首领。
司马德戡等人领兵从玄武门进入宫城,炀帝听到消息,换了衣服逃到西閤。裴虔通和元礼进兵推左閤,魏氏开閤,乱兵进了永巷,问:“陛下在吗?”有位美人出来指出了炀帝。校尉令狐行达拔刀冲上去,炀帝躲在窗后对令狐行达说:“你想杀我吗?”令狐行达回答:“臣不敢,不过是想奉陛下西还长安罢了。”说完扶炀帝下閤。裴虔通本来是炀帝作晋王时的亲信,炀帝见到他,对他说:“你不是我的旧部吗!有什么仇要谋反?”裴虔通回答:“臣不敢谋反,但是将士想回家,我不过是想奉陛下回京师罢了。”炀帝说:“朕正打算回去,只为上游的运米船未到,现在你们回去吧 !”裴虔通于是领兵守住炀帝。
天明后,孟秉派武装骑兵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有人来参见,他只会低头靠在马鞍上说“罪过”表示感谢。宇文化及到宫城门前,司马德戡迎接他入朝堂,称丞相。裴虔通对炀帝说;“百官都在朝堂,需陛下亲自出去慰劳。”送上自己的坐骑,逼炀帝上马,炀帝嫌他的马鞍笼头不好,换过新的才上马。裴虔通牵着马缰绳提着刀出宫城门,乱兵欢声动地。宇文化及扬言:“哪用让这家伙出来,赶快弄回去结果了。”炀帝问:虞世基在哪儿?”乱党马文举说:“已经枭首了。”于是将炀帝带回寝殿,裴虔通、司马德戡等拔出兵刃站在边上。炀帝叹息道;“我有什么罪该当如此?”马文举说:“陛下抛下宗庙不顾不停地巡游,对外频频作战,对内极尽奢侈荒淫。致使强壮的男人都死于刀兵之下,妇女弱者死于沟壑之中,民不聊生,盗贼蜂起;一味任用奸佞,文过饰非拒不纳谏,怎么说没罪!”炀帝说:“我确实对不起老百姓,可你们这些人,荣华富贵都有了,为什么还这样?今天这事,谁是主谋?”司马德戡说:“整个天下的人都怨恨,哪止一个人!”宇文化及又派封德彝宣布炀帝的罪状。炀帝说:“你可是士人,怎么也干这种事?”封德彝羞红了脸,退了下去。炀帝的爱子赵王杨杲才十二岁,在炀帝身边不停地嚎啕大哭,裴虔通杀了赵王,血溅到炀帝的衣服上。这些人要杀炀帝,炀帝说:“天子自有天子的死法,怎能对天子动刀,取鸩酒来!”马文举等人不答应,让令狐行达按着炀帝坐下。炀帝自己解下练巾交给令狐行达,令狐行达绞死了炀帝。当初,炀帝料到有遇难的一天,经常用罂装毒酒带在身边,对宠幸的各位美女说:“如果贼人到了,你们要先喝,然后我喝。”等到乱事真的来到,找毒酒时,左右都逃掉,竟然找不到。萧后和宫女撤下漆床板,做成小棺材,把炀帝和赵王杨杲一起停柩在西院流珠堂。

编者评论:隋炀帝不得善终是咎由自取。他用伪装和阴谋博取太子地位,用武力抢得皇位,即位后他在上荒淫无度,官吏们在下肆意盘剥,盗贼抢掠,民不聊生。纵观中国历史,隋朝也算是短命的王朝之一,隋文帝虽有统一南北分治局面的大功,但因他性格多猜疑,作出了改换继承人的错误决定,致使隋朝迅速败亡,可见正确选择接班人是多么重要!隋炀帝杨广不能算是无才之辈,从他的可悲下场来看,有德又是多么重要!

 

 

        读点《资治通鉴》之23:

        宣武门兵变,李世民继位

李世民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649年),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26—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他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设立文学馆,笼络四方人才。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公元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公元626年六月初一,李建成在夜间叫来李世民与他饮酒,以经过鸩羽浸泡的毒酒毒害他。李世民突然心脏痛楚,吐了几升血,淮安王李神通搀扶着他返回西宫。高祖来到西宫,询问李世民的病情,命令李建成说:“秦王平素不善于饮酒,从此以后,你不能够再与他夜间饮酒。”高祖因而对李世民说:“第一个提出反隋的谋略,消灭平定国内的敌人,这都是你的功劳。我打算将你立为继承人,你却坚决推辞掉了。而且,建成年纪最大,作为继承人,为时已久,我也不忍心削去他的权力啊。我看你们兄弟似乎难以相容,你们一起住在京城里面,肯定要发生纷争,我应当派你返回行台,让你留居洛阳,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都由你主持。我还要让你设置天子的旌旗,一如汉梁孝王开创的先例。”李世民哭泣着,以不愿意远离高祖膝下为理由,表示推辞。高祖说:“天下都是一家。东都和西都两地,路程很近,只要我想念你,便可动身前去,你不用烦恼悲伤。”李世民准备出发的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商议说:“如果秦王到了洛阳,拥有土地与军队,便再也不能够控制了。不如将他留在长安,他就只是一个独夫而已,捉取他也就容易了。”于是,他们暗中让好几个人以密封的奏章上奏皇帝,声称:“秦王身边的人们得知前往洛阳的消息以后,无不欢喜雀跃。察看李世民的意向,恐怕他不会重新回来了。”他们还指使高祖宠信的官员以秦王去留的得失利弊来劝说高祖,高祖便改变了主意,秦王前往洛阳的事情又半途搁置了。

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日夜不停地向高祖诬陷李世民,高祖信以为真,便准备惩治李世民。陈叔达进谏劝说后,于是高祖没有处罚李世民。李元吉暗中请求杀掉秦王,高祖认为他的犯罪事实并不显著,没有同意。
秦王府所属的官员人人忧虑,个个恐惧,不知所措。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对比部郎中长孙无忌说:“现在仇怨已经造成,有朝一日祸患的机括暗中发动起来,岂只是秦王府不可收拾,实际上便是国家的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采取周公平定管叔与蔡叔的行动,以便安定皇室与国家,存亡的枢机,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危急关头,采取行动,就在今天!”长孙无忌说:“我有这想法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只是不敢讲出口来。现在你说的这席话,正好符合我的心愿。请让我为您禀告秦王。”于是,长孙无忌进去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传召房玄龄计议此事,房玄龄说:“大王的功劳足以遮盖天地,应当继承皇帝的伟大勋业。现在大王心怀忧虑戒惧,正是上天在帮助大王啊。希望大王不用疑惑不定了。”于是,房玄龄与秦王府的属官杜如晦共同劝说李世民诛杀李建成与李元吉。
由于秦王府拥有许多骁勇的将领,李建成与李元吉打算引诱他们为己所用,便暗中将一车金银器物赠送给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并且写就一封书信招引他,不料,却遭到尉迟敬德的严词拒绝,李建成大怒。不久,李元吉指使勇士在夜间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得知这一消息以后,将层层门户敞开,自己安然躺着不动,刺客屡次来到他的院子中间,终究没敢进屋。于是,李元吉向高祖诬陷尉迟敬德,皇帝颁布诏书审问处治他,准备将他杀掉,由于李世民再三请求保全他的性命,这才得以不死。李建成与李元吉等又诬陷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以及房玄龄和杜如晦,使秦王府有智谋才略的人遭到斥逐。李世民的亲信只剩下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中,他与尉迟敬德等人,日以继夜地劝说李世民诛讨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犹豫不决。
适逢突厥郁射设带领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进入边塞,包围乌城,李建成便推荐以李元吉代替李世民督率各军北去征讨。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李元吉督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前去援救乌城。李元吉请求让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叔宝等人与自己一同前往,检阅并挑选秦王军中精悍勇锐的将士,来增强李元吉的军队。率更丞王晊秘密禀告李世民说:“太子与齐王谈话时说‘现在,你已经得到秦王骁勇的将领和精悍的士兵,拥有数万人马了。我与秦王在昆明池为你饯行,让勇士在帐幕里面摧折他的肋骨,将他杀死,上奏时就说他是突然死去的,皇上该不会不相信。我自当让人进言申说,使皇上将国家事务交给我。尉迟敬德等人被你掌握以后,应该将他们悉数活埋,谁敢不服呢!”李世民将王晊的话告诉了长孙无忌等人,长孙无忌等人劝说李世民在事发以前设法对付他们。李世民叹息着说:“骨肉相互残杀,是古往今来的大丑恶。我诚然知道祸事即将来临,但我打算在祸事发动以后,仗义讨伐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尉迟敬德说:“作为人们的常情,有谁能够舍得死去!现在大家誓死拥戴大王,这是上天所授。祸患的枢机就要发动,大王却仍旧态度安然,不为此事担忧。即使大王把自己看得很轻,又怎么对得起宗庙社稷呢!如果大王不肯采用我的主张,我便准备逃身荒野了。我是不能够留在大王身边,拱手任人宰割的!”长孙无忌说:“如果大王不肯听从尉迟敬德的主张,尉迟敬德等人肯定不会再追随大王了,我也应当跟着他们离开大王,不能够再事奉大王了!”李世民说:“我讲的意见也不能够完全舍弃,您再计议一下吧。”尉迟敬德说:“如今大王处理事情,尚有疑虑,这是不明智的;面临危难,不能决断,这是不果敢的。况且,大王平时畜养的八百多名勇士,凡是在外面的,现在已经进入宫中,他们穿好衣甲,握着兵器,起事的形势已经促成,大王怎么能够制止得住呢!”
六月初三,李世民暗中奏陈李建成与李元吉淫乱后宫嫔妃,高祖决定明天上朝审问此事。
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等人入朝,将兵力埋伏在玄武门。张婕妤暗中得知了李世民上表的大意,便前去告诉李建成。李建成将李元吉叫来商议此事,李元吉说;“我们应当统率着东宫与齐王府中的兵力,托称有病,不去上朝,以便观察形势。”李建成说;“兵力已经布置严密了,我与你应当入朝参见,亲自打听消息。”于是,二人一起入朝,向着玄武门走来。当时,高祖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按察这件事情了。
李建成与李元吉来到临湖殿的时候,察觉到发生了变故,立即勒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李世民跟在后面招呼他们,李元吉搭起弓箭去射李世民,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李世民箭射李建成,却将他射死了。尉迟敬德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将李元吉射下马来。李世民的坐骑奔入树林,被树枝挂住,倒在地上,不能起来。李元吉急忙赶到,夺过弓来,准备掐死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奔来大声喝斥他。李元吉打算步行前往武德殿,尉迟敬德追着射他,将他射死了。
高祖正在海池划船。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高祖的住所。高祖极为震惊,便问他说:“今天作乱的人是谁呀?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由于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担心惊动了陛下,便派我担任警卫。”高祖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萧瑀和陈叔达说:“李建成与李元吉原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反隋的谋议,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勋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邪恶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秦王的功绩弥满天下,我国疆域以内的人们都诚心归向于他。如果陛下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政务交托给他,就不会再发生事端了。”高祖说:“好!这也正是我平素的心愿啊。”当时,宿卫军和秦王府的兵马与东宫和齐王府的亲信交战还没有停止,尉迟敬德请求高祖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并接受秦王的处置,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由东上阁门出来宣布敕令,大家便安定下来。高祖又让黄门侍郎裴矩前往东宫明白开导各个将士,将士们便都弃职散开。于是,高祖传召李世民前来,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出现了曾母误听曾参杀人而丢开织具逃走的疑惑。”李世民跪了下来,伏在高祖的胸前,长时间地放声痛哭。
当初,李建成答应李元吉在自己即位以后,将他立为皇太弟,所以李元吉为李建成竭力效死。各位将领准备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全部诛除,将他们的家产没收官府,尉迟敬德再三争论着说:“罪过都在两个元凶身上,他们已经受到死刑的处罚了。倘若还要牵连他们旁出支属的党羽,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于是各位将领停止追杀下去。当天,高祖颁诏赦免天下罪囚,叛逆的罪名只加给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对其余的党羽,一概不加追究。僧人、女尼和男女道士应当一律遵行旧章。国家的各项政务,全部听候秦王的处置。
当初,洗马魏征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李建成事败以后,李世民便传召魏征说:“你为什么从中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大家都为他担惊受怕,魏征却举动如常地回答说:“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李世民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向他表示敬意,引荐他担任了詹事主薄。李世民还将王珪和韦挺从外地召回,让他们担任了谏议大夫。
八月初八,高祖颁布制书,将皇位传给太子李世民。太子李世民再三推辞,高祖不肯答应。八月初九,李世民在东宫显庆殿即皇帝位,史为太宗,大赦天下。关内地区以及蒲州、芮州、虞州、泰州、陕州、鼎州六地免除租调两年,其余各地免除徭役一年。

编者评论:玄武门兵变一幕惊心动魄,有人认为这是兄弟相残,是丑恶。我则不这样认为,是玄武门事件挽救了历史,挽救了大唐。当时,由于皇帝的身边挤满了卑鄙小人和高祖的优柔寡断,差一点葬送了李家的江山。正因为李世民功勋卓著,他身边聚集了众多忠实臣僚,在粉碎李建成、李元吉阴谋之后国家很快安定下来,出现了太平盛世,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和大唐帝国。可见,玄武门事变在历史上是多么重要!

 读点《资治通鉴》之24: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敢谏鹰死怀中

魏征简介: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字玄成,下曲阳县人。 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 随后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魏征画像
  

公元628年的一天,太宗问魏征:“君主如何做称为明,如何做称为暗?”魏征答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偏信一方面的意见,就要做出错误的判断。从前尧帝体恤下情,询问民间疾苦,所以能够听到有苗的恶行;舜帝耳聪目明,所以共工、鲧、欢兜不能逃脱罪过。秦二世偏信赵高,导致望夷宫自杀的灾祸;梁武帝偏信朱异,自取台城的羞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遭致彭城阁的变故。所以君主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则亲贵的大臣不能掩匿罪过,下情也得以上达。”太宗说:“非常对!”
   魏征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胆略,善于挽回皇帝的主意,常常犯颜直谏。有时碰上太宗非常恼怒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为之收敛。他曾经去拜谒太宗的陵寝,回来后,对太宗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已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后又没去,不知为什么?”太宗笑着说:“起初确实有这个打算,害怕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停止了。”
   太宗曾得到一个好雀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征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征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来,雀鹰最后竟死在太宗的怀里。
   公元631年十一月,林邑进献五色的鹦鹉。新罗献美女二人,魏征认为不应接受。太宗高兴地说:“林邑的鹦鹅还能够自己诉说苦楚与寒冷,想回到自己国内,更何况两个女子远别亲人。”吩咐派使臣将两个美女及鹦鹅分别归还其本国。

     读点《资治通鉴》之25:

    魏征论述用人标准,太宗择人不徇私情

 

公元632年十二月,太宗对魏征说:“因官职而去选择人才,不可仓促行事。任用一位君子,则众位君子都会来到;任用一位小人,则其他小人竟相引进。”魏征回答说:“是这样。天下未平定时,用人专取其才,并不看重和考察其德;动乱平定后,则不是德才兼备的人不能使用。

编者评论:这是魏征对用人标准的全面阐述,原文是“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我对“专取其才,不考其行”的理解是,乱世之中,群雄并起,争相取胜,谁取得天下尚无定数,只要是能为我所用之人都应广为招纳,包括招降纳叛,待到夺取天下之后,就象汉刘邦诛杀丁公那样,明确礼仪以显示给后人,使那些身为臣子却不忠诚的人,没有自己可以藏身的地方。

公元633年十一月,朝廷任命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执意推辞,说:“我忝列外戚,担心天下人说陛下徇私情。”太宗不允许,说:“我根据官职来选择人,惟才是举。如果没有才能,即使是亲属也不使用,襄邑王李神符就是这样的人;如果有才能,即使过去有仇也不弃置,魏征等人就是如此。今日推举你为司空,并不是徇私情。”

编者评论:惟才是举,不徇私情是很不容易做到的。近年来,常用“知人善任”来选拔干部,有些人就把它执行为“熟人善任”或“己人先任”,其中有不少就掺杂有私情。更有甚者,把任用干部当作是个人投入,以图日后回报。难道我们文明发达的现代人还不及西汉的张安世,东汉的第五伦吗?


 

 

读点《资治通鉴》之26:

亡一镜太宗亲自撰碑,起疑心毁坍魏征碑石

公元643年,郑文贞公魏征卧病不起,大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征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正月十七日,魏征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用鸟羽装饰的车盖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征的妻子说:“魏征平时生活俭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征墓痛哭,非常悲哀。大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征,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古代历史作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作一面镜子,可以确知个人行为的得失。魏征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

 

起初,太子李承乾德行丧失,太宗私下对中书侍郎兼左庶子杜正伦说:“我儿承乾如果仅有脚病倒还说得过去,只是他疏远贤良,亲昵小人。你可以劝谏教诲,如果真不可教诲,请你来告诉我。”杜正伦多次劝谏李承乾都不听,杜正伦便将太宗对他讲的话告诉承乾。太子上表章给太宗,太宗责怪杜正伦泄露此事,杜正伦答道:“我想用陛下的话恐吓他,希望他能弃恶从善。”大宗大怒,降杜正伦为谷州刺史。等到李承乾谋反事败露,七月二十四日,又将杜正伦降职为交州都督。起初,魏征曾经推荐杜正伦与侯君集有宰相之才,请求任命侯君集为仆射,而且说:“朝廷安定不忘危亡,不可以没有大将,各宿卫兵马应该委派君集专管。”太宗认为君集喜欢自我夸耀,没有重用。等到后来杜正伦因泄露罪被贬职,侯君集因参与谋反被处死,太宗开始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之嫌。又有人上书言称魏征自己抄录前后在朝中的谏言给起居郎褚遂良看,太宗更加不高兴,于是罢除魏征的儿子魏叔玉娶公主一事,并毁所撰碑石。
 

编者评论:权力是脚下的台阶,不是你的真实高度。因此,领导者需要经常对照明镜审视自己,以便使自己保持冷静、客观。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从善如流的明君了,但他到了后期仍以谏才失误对魏征起了疑心,可见君王能始终保持清醒是多么地不容易!

 

 


     读点《资治通鉴》之27:

   娄师德举荐宰相,武则天训马三物

 

  公元699年八月,纳言、陇右诸军大使娄师德去世。娄师德系唐郑州原武人,字宗仁,上元初,任监察御史。公元678年应诏从军,参加对吐蕃的战争,后任河源军司马、丰州都督等职,在今青海省东南经理营田。公元693年升任同凤阁鸾台同平章事,掌管朝政。
娄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多年,谦逊勤奋不懈怠,百姓和夷族安定。他秉性沉着厚道,待人宽恕,狄仁杰入朝任宰相,实际上是他推荐的;而狄仁杰不知道,心里很轻视娄师德,一再排挤他到外地。太后发觉后,曾问狄仁杰:“娄师德有德才吗?”回答说:“作为将领能谨慎守卫边远地区,是否有德才我不知道。”太后又说:“娄师德善于识别人才吗?”回答说:“我曾经与他同事,没有听说他善于识别人才。”太后说:“朕所以知道你,便是由于娄师德的推荐,他也可以称得上是善于识别人才了。”狄仁杰退出后,感叹说:“娄公有盛德,我得到他的包涵宽容已经很久了,竟看不到他盛德的边际。”当时罗织罪名的风气很盛,娄师德长期担任将领和宰相,而能以功成名就告终,人们因此敬重他。

  编者评论:娄师德长期从事军政要职,以功成名就而告终,由举荐宰相这件事看,他的盛德太深厚了,他的风格是太高尚了。南北朝的李冲与他相比相形见绌。

          

 

  公元 700年正月二十八日,天官侍郎、同平章事吉顼降职为安固县尉。
太后因吉顼有才干谋略,所以以他为亲信。吉顼与武懿宗在太后面前争在赵州和突厥作战的功劳。吉顼体格魁梧能言善辩,武懿宗矮小驼背,吉顼怒视武懿宗,声色俱厉。太后因此不高兴,说:“吉顼在朕面前,还敢轻视我们姓武的,以后难道还可以依靠吗?”后来,吉顼面奏事情,正引证古今,太后发怒说;“你所说的,我听够了,不要多说了!太宗有马名叫师子骢,肥壮性烈,没有人能驯服它。朕当时作为宫女侍奉太宗身边,对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锤敲击它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太宗夸奖朕的志气。今天你难道值得玷污朕的匕首吗!”吉顼害怕得浑身流汗,跪伏地上请求免死,太后这才息怒。姓武的亲贵们怨恨他依附太子,共同揭发他弟弟假冒官吏的事,因此被降职。

 
  编者评论:连同武则天训马三物,我们已经选编了三个小故事。另外两个是南北朝时期的“黈纩塞耳,前旒蔽明”和“高洋断丝”。编撰这些故事就是想说明,为君者应该具备高屋建瓴的视野,善于决断的能力和坚强果毅的气质。


 

 

            读点《资治通鉴》之28:

         众大臣谏言均无效,张柬之兵谏武则天

张柬之简介
  

 

 张柬之(公元625706年),唐朝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的宰相。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年轻时补太学生,登进士第。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举贤良科,对策第一。武周朝历官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合州和蜀州刺史、荆州大都督府长史。狄仁杰推荐他为宰相,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内召为刑部侍郎。经姚崇又一次推荐,遂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武则天已病,居长生殿,数十日不见宰相,唯宠臣张昌宗、张易之侍疾在侧,弄权用事。张柬之与另一宰柏崔玄暐及朝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密谋除二张。张柬之先引有志反周复唐的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随后又任命敬晖、桓彦范、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并说动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参加密谋,掌握了守卫皇宫的北门禁军。先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七年前已立为皇太子,这时,张柬之等的密谋也征得太子的同意。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等率羽林兵五百余人,迎太子由玄武门入宫,斩易之、昌宗,迫武则天传位太子。二月,恢复唐国号。张柬之进位夏官尚书、中书令,与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并为宰相。

  当时虽改周为唐,但武氏家族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他们勾结韦皇后,谮毁张柬之等。同年五月,封张柬之为汉阳王、敬晖为平阳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史称“五王”),同时罢相。张柬之自请养病返襄州,乃出为襄州刺史。次年六月,贬新州司马。至新州,忧愤病死。敬晖等四人,亦先后外任,同贬岭南。崔玄暐先死,其他三人均被遣使杀害。

 

 

司仆卿张昌宗兄弟深得武则天宠幸,权倾朝野。

公元704年七月十二日,司礼少卿张同休、汴州刺史张昌期、尚方少监张昌仪都因犯有贪赃罪而被捕下狱。武则天命令左右台共同负责审讯此案;十三日,武则天颁下敕书,认为张易之、张昌宗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应当与上述张同休等人并案审理。十八日,司刑正贾敬言上奏说:“张昌宗强行收买民田,应当向他征收黄铜二十斤。”武则天颁下制书说:“可以。”二十二日,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桓彦范上奏道:“张同休兄弟共贪赃价值四千余缗,依法应判处张昌宗免官。”张昌宗上奏申辩说:“臣为国家立过大功,现在所犯的罪过还不至于达到必须被判处免官的程度。”武则天向各位宰相发问:“张昌宗有没有立过功?”杨再思回答说:“张昌宗调制了神丹,陛下服下后确实灵验,哪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功劳呢?”武则天听后很高兴,于是下令赦免张昌宗所犯的罪,并恢复了他原任官职。

七月三十日,武则天将张同休贬职为歧山丞,将张昌仪贬职为博望丞。

鸾台侍郎、知纳言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安石上奏检举张易之等人所犯罪行,武则天下令将张易之等人交付韦安石及右庶子、同凤阁鸾台三品唐休璟审讯,但还没等此案审讯清楚,事情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八月初一,武则天任命韦安石兼任检校扬州刺史,初七,又任命唐休璟兼任幽州、营州都督、安东都护。唐休璟赴任之前,秘密地对太子说:“现在张易之和张昌宗凭借天子的恩宠而不履行臣子的本分,日后必将作乱。殿下应当对此加以防备。”

九月二十九日,武则天派姚元之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不久又任命姚元之为灵武道安抚大使。

姚元之即将赴任时,武则天让他推荐外朝司官中才德可以胜任宰相职务的人。姚元之回答说:“现任秋官侍郎的张柬之朴实稳重,富于智谋,对于国家大事能够当机立断,况且他的年纪也很老了,请陛下赶紧重用他。”冬季十月二十二日,武则天任命秋官侍郎张柬之为同平章事,这时张柬之已经年近八十了。

武则天一病不起,一直住在长生院,只有张易之和张昌宗二人在身旁侍奉,宰相们无法与她相见达一月之久。当武则天的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崔玄暐上奏说:“皇太子和相王,都是仁德彰明的君子,具备孝顺母亲与友爱兄弟的操行,完全可以在您身旁侍奉汤药。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事关重大,希望陛下不要让异姓人随意出人。”武则天说:“我十分感激您的好意。”张易之、张昌宗见武则天病情十分严重,担心她死后自己大祸临头,便关照自己的党羽互相救助,暗地里作准备。不断有人书写匿名信或在通衢闹市书写文字,说:“张易之兄弟阴谋反叛”,武则天对这些消息一概不闻不问。

十二月二十日,许州人杨元嗣指控“张昌宗曾召见过一个名叫李弘泰的江湖术士给他看相占卜,李弘泰说张昌宗有天子之相,劝他在定州修建佛寺,并说这样做的话就会使天下百姓对他倾心归附。”武则天指派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及司刑卿崔神庆和御史中丞宋璟共同审理此案。武则天对于案情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一拖再拖,迟迟不作决断。此后宋璟等众大臣一再上书要求除奸并彻底清查他们的罪行,这些奏书呈上去之后,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崔玄暐也屡次向武则天提起这件事,武则天于是下令三法司研究对张昌宗应当判处的刑罚。崔玄暐的弟弟司刑少卿崔升认为应当将张昌宗处以死刑。宋璟又奏请逮捕张昌宗入狱。武则天说:“张昌宗自己已经把那件事情告诉了我。”宋璟回答说:“张昌宗是因为被匿名信逼得走投无路才自己说出来的,实际上根本不是出自他的本意。况且他所犯下的是谋反大逆之罪,不存在自首无刑的可能。如果张昌宗可以不被处死,还要国家的王法干什么!”武则天语气温和地为张昌宗辨解开脱。宋璟越来越激动,声色俱厉地说:“张昌宗蒙受着他不应该享受的恩泽,臣深知此言一出就会大祸临头,但正义驱使着我说出这样的话,即使是因此而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杨再思担心宋璟犯下杵旨之罪,急忙宣敕让他退出,宋璟大声说道:“圣明天子就在眼前,用不着你这个作宰相的擅自宣布敕命!”武则天最终同意了他的意见,让张昌宗前往御史台接受审讯。宋璟立即对他当庭审讯,但还没等他审讯完毕,武则天就从宫中派宦官召回张昌宗并且颁下敕书赦免了他。宋璟叹息道:“没有先把这小子的脑袋打碎,真是终生遗憾。”武则天于是让张昌宗到宋璟那里致谢,宋璟拒而不见。

武则天病得非常严重,朝政由麟台监张易之和春官侍郎张昌宗专擅把持。张柬之、崔玄暐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以及相王府司马袁恕策划杀掉张易之和张昌宗。张柬之问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将军今日所享受的荣华富贵,是谁给的?”李多祚流着眼泪回答说:“是高宗大帝给的。”张柬之说:“现在大帝的两个儿子受到张易之和张昌宗这两个乱臣贼子的威胁,难道将军没有考虑过应该报答大帝所赐予的恩德吗!”李多祚回答说:“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我一切都按您说的去做,不敢顾及到自己身家性命的安危得失。”于是指天划地地立下誓言,并且与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一同制定了铲除张易之和张昌宗的计谋。

在此之前,张柬之与京都都督府长史杨元琰互相对调职务,二人一同泛舟于长江之中,当小船漂到江心时,谈到了武则天改国号为周等话题,杨元琰慷慨激昂,有匡复大唐基业的志向。张柬之入朝作了宰相之后,便引用杨元琰担任右羽林将军职务,并且提醒他说:“您大概还记得我们当初在江心泛舟时所说的话吧?今天这项任命可不是随便给您的呀。”张柬之还任用了桓彦范、敬晖以及右散骑侍郎李湛,让他们分别但任左、右羽林将军职务,把皇帝的亲兵交给他们指挥。这件事引起了张易之等人的怀疑和忧虑,张柬之于是又任用他的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张易之等人才放了心。

不久,姚元之从灵武回朝,张柬之和桓彦范交谈说:“匡复大唐基业的壮举就要成功了!”于是把商量好的计谋告诉了他。桓彦范把这件事禀告了他的母亲,母亲勉励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先为国家大事着想,然后再考虑自家的小事,你这样做是对的。”当时太子李显住在洛阳宫的北门,桓彦范和敬晖前往拜见,秘密地把他们的计策告诉太子,太子允许他们这样去做。

公元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来到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太子李显。太子有所怀疑,没有出来,王同皎说:“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故被别人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现在上天教人向善,北门的羽林诸将与南牙宰相得以同心协力,立志诛灭凶恶的小人,匡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暂时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将士朝臣的期望。”太子回答说:“凶恶的小人的确应该被翦除,但是天子圣体欠安,你们这样大张旗鼓地诛除奸贼,不是会惊动天子的心神吗!请诸位日后再图此事。”李湛说:“诸位将帅宰相为了国家大事,可以不计较自己身家性命的安危,殿下为什么非要让他们面临鼎镬之灾呢!请殿下亲自去劝阻前来勤王救难的将士们好了。”太子李显于是同意出来与诸位将相会通。

王同皎将太子抱到马上,并陪同太子李显来到玄武门,斩关入城。此刻武则天正好在迎仙宫,张柬之等人在高堂之下的厢房中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并且一直走到武则天所居住的长生殿,围绕着她的床第侍立卫护。武则天大惊失色,坐起来问道:“是哪一个犯上作乱?”张柬之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因为担心可能会走漏消息,所以没有向您禀告。在皇宫禁地举兵诛杀逆贼,惊动天子,臣等罪该万死!”武则天看见太子李显也在人群之中,便对他说;“这件事是你让干的吗?乱臣贼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桓彦范上前说:“太子哪里还能回到东宫里去呢?当初天皇把心爱的太子托付给陛下,现在他已经长大成人,却一直在东宫当太子,眼下天意民心,都希望李家重掌天下。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以上顺天命、下从人心。”李湛是李义府的儿子,武则天发现了他,对他说:“你也是杀死张易之的将军吗?我平时对你们父子不薄,想不到竟然有今天的报应!”李湛满面差惭,无法应对。武则天又对崔玄暐说:“别的人都是经他人推荐之后提拔的,只有你是朕亲手提拔的,你怎么也在这里呢?”崔玄暐说:“我这样做正是来报答陛下对我的大恩大德。”

接下来逮捕了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人,将他们全部处斩,并在神都天津桥的南边将上述人犯与张易之、张昌宗二人一道枭首示众。在这一天里,为防范突然事变的发生,袁恕己辅助相王李旦统率南牙兵马,他们将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逮捕下狱,这些人都是张易之的同党。

正月二十三日,武则天颁下制书,决定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别携带天子的玺书前往各州进行安抚工作。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二十五日,唐中宗李显即皇帝位。中宗下诏大赦天下,只有张易之的党羽们不在赦免之列。



     
   读点《资治通鉴》之29:

宽宏大量卢怀慎,一代贤相属姚、宋

姚崇简介
姚崇(公元650年~721年 ),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州区)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则天赏识,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后曾被外放亳州等地刺史。唐睿宗复位后,被召入朝,官至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但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贬为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执政三年,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姚崇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公元721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追赠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

宋璟简介
宋璟(公元663—737年),邢州南和人,唐代政治家,经武曌、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朝,为官52年,曾数次因犯颜直谏而遭贬,又数次因才堪大用而擢升,在朝庭历任凤阁舍人、御史台中丞、国子祭酒留守东都、吏部侍郎、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尚书右丞相等职,在地方历任上党尉、贝州刺史、洛州长史、楚州刺史、河北按察使、幽州都督、雍州长史、京兆府尹、睦州刺史、广州都督等职,累封爵广平郡开国公。
宋璟任广州都督期间,多有善政,其后任应广州百姓之请,为宋璟立宋公遗爱碑并刻宋公遗爱颂。宋璟得知后上言:“颂所以传德载功也。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欲厘正之,请自臣始。”有诏许停。宋璟至广州,说服当地百姓,并亲自动手砸了为他立的碑。
宋璟在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拜尚书右丞相后,与姚崇一起团结合作,励精图治,为开创大唐自贞观之治以后的第二个盛世即开元盛世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宋璟以年老告归,唐玄宗许之,仍赐全禄。公元737年宋璟卒于洛阳之私宅,赠太尉,谥文贞。

 

公元715年正月二十日,唐玄宗任命卢怀慎为检校吏部尚书兼黄门监。卢怀慎为官清廉谨慎,生活节俭朴素,从不经营资财产业。虽然作到了卿相一类的高官,他还是将得到的俸禄和赏赐随手周济亲朋故旧,因而他自己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不免于饥寒,他所住的房子也因长期失修而难以遮风挡雨。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而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处理,不过是想让您坐享宰相的清名雅望而已。”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只用了一会儿功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请姚崇拿主意,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
司马光评论说: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们;孔子对这种做法也表示赞赏。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所定法度,不加任何修改,汉家的功业即是由此而得以成就。那些不贤的人当权,作为僚属,为了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当贤明的宰相主持朝政时,那些作僚属的,则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布署,用专权固宠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据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共同成就了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尚书·秦誓》上说:“,如果能有这样的一位忠臣,忠厚诚恳而没有什么其他的本领,但他心地宽厚,能够容人容物。别人有了本事,就好像是他自己的本事一样;别人才能出众,他能做到不仅口中对这个人常常加以称道,而且真正能从内心里喜欢上这个人。这种宽宏大量的忠臣,是能够保住我的子孙和臣民的幸福的,也是可以为我的子孙臣民造福的啊。”这段话所说的就是象卢怀慎这样的人。
公元716年十一月初七,黄门监卢怀慎突然生病,向玄宗上表推荐宋璟、李杰、李朝隐、卢从愿四人,称赞这四个人都是太平盛世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认为他们的过错很少,但玄宗贬黜他们,朝政所失去的却很多,恳求玄宗对他们宽恕重用。唐玄宗很同意这一建议并予以采纳。二十三日,卢怀慎去世,家中没有任何余财,只有一位老仓头,请求将自己卖掉换钱为他发丧。
姚崇自己没有住宅,寓居在罔极寺中,因身患疟疾而向玄宗请假。唐玄宗屡次派使者前往询问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状况,每日竟达数十次之多。源乾曜在上奏言事时,每当他的回答符合玄宗旨意时,玄宗就会说:“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如果有时回答得不符合玄宗的旨意,玄宗就会说:“你为什么不事先与姚崇商量一下呢!”源乾曜也常常向玄宗道歉,承认确实是如此。朝中一有大事,玄宗就要让源乾曜到罔极寺询问姚崇该如何处理。
姚崇便屡次请求免去自己的宰相职位,推荐广州都督宋璟代替自己为相。
十二月,唐玄宗一行将要到东都洛阳,任命宋璟为刑部尚书、西京留守,命令他日夜兼程赶赴京城,并派内侍、将军杨思勖前去迎接。宋璟风度凝重深沉,令人难测,在赴京途中居然没有与杨思勖交谈。杨思勖一向深得玄宗宠幸,回京后便向玄宗诉说,唐玄宗慨叹了好长时间,越发敬重宋璟。
闰十二月二十八日,姚崇被罢免为开府仪同三司;源乾曜被罢免为京兆尹、西京留守。唐玄宗让刑部尚书宋璟暂时担任吏部尚书职务,同时兼任黄门监,还任命紫微侍郎苏颋为同平章事。
宋璟作宰相时,致力于选拔贤才,根据才能的不同授予相应的官职,使文武百官人人称职;宋璟行赏施罚不徇私情,对皇帝也敢于犯颜直谏。玄宗对他也十分敬畏,故而在奏对不合己意的时候,也往往宁肯自己委屈也要采纳他的意见。
宋璟与苏颋合作得很好,朝廷每遇大事,苏颋多让宋璟拿主意,宋璟每提出什么意见,苏颋也尽力为他多方襄助。宋璟曾对人说:“我与苏颋父子都曾同殿任相,苏仆射为人宽厚,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在具体意见的提出以及对朝廷日常事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则明显超过了他的父亲。”
姚崇和宋璟相继为相,姚崇擅长于应付突然事变,圆满完成任务,宋璟则擅长于主持公道,不偏不倚地严格执法;两个人的志向操守有所不同,却都能竭忠尽智地辅佐玄宗,使得这一时期的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安居乐业。在唐一代的贤相中,前有贞观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后有开元朝的姚崇和宋璟,其他的人,则无法与此四人相提并论。姚崇与宋璟进见时,唐玄宗常常要站起来迎接,他们离开时,唐玄宗便要在殿前相送。等到李林甫作宰相时,虽然在官位和恩宠方面超过了姚崇和宋璟,但他所受到的礼遇就太卑薄了。这一时期的紫微舍人高仲舒博通典籍,齐浣则通达时务,姚崇和宋璟每有疑难问题,都要向高仲舒和齐浣征求意见,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感叹道:“想了解往古之制,可以向高君请教,想知道当今之事,可以向齐君请教。只要做到这两点,就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了!”

编者评论:历史上被皇帝亲宠的人代代都有,然而能让皇帝从心底里尊重的人却并不多见。在通常情况下,为人臣者要么获得了皇帝的恩宠,却失掉了自身的人格;要么保全了节操,却只得弃官隐退。透过这两难的境地,我们发现,出于统治者的需要,皇帝要寻找奴才,而皇帝能尊重的仍然只有人格。人格是完整人生不可或缺的要素,离开了它人生将黯然失色。它的魅力如此诱人,就连不可一世的皇帝也不得不为之折服。从这里我们便不难理解唐玄宗对姚崇、宋璟如此礼让有加,甚至超过了他更宠爱的李林甫之流。



   读点《资治通鉴》之30:

 

张九龄直言被罢官,李林甫奉承受重用

 
李林甫,唐大臣,宗室。因厚结武惠妃和武三思女,于公元734年任礼部尚书、同中书省门下三品,旋封晋国公。在职十九年,权势甚盛,政事败坏。勾结宦官、嫔妃,探听玄宗动静,以争宠固权。主张重用番族人为将,使安禄山等掌重兵,死后不久发生安史之乱。
  张九龄,唐大臣,诗人。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公元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张不循资格用人。玄宗怠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公元736年为李林甫所诬陷,罢相。
  吏部侍郎李林甫奸滑狡诈,与宦官以及后宫中的妃子深相交结,让他们暗中伺察玄宗的行动,掌握了他的一举一动,因此每次上朝奏事,都十分符合玄宗的意图,深受玄宗的喜爱。当时武惠妃在后宫的妃子中最受玄宗的宠爱,生子为寿王李瑁,也深得玄宗的喜欢,诸皇子难以为比,因此太子渐渐被疏远了。李林甫于是托宦官告诉武惠妃说,自己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武惠妃听后十分感激,就暗中为助,因此李林甫被升为黄门侍郎。公元734年五月二十八日,玄宗任命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以前在河西镇时,能够节约用费,勤于职守,所以河西镇仓库中的物资充实,军用器械精利。玄宗听说此事后,想要嘉奖他,任命他为尚书。张九龄说:“不能这样做。尚书就是古代的纳言,唐朝建立以后,只有曾经做过宰相和朝野内外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才能担任。而牛仙客原本是河渡地区一名节度使,现在骤然被任命为这么显要的官职,恐怕有辱于朝廷。”玄宗说:“那么只封给他有实封户数的食邑可以吗?”张九龄回答说:“这也不可以。封爵本是为了奖赏有战功的人。牛仙客作为边将,充实仓库,修理军器,都是他应该做的事,谈不上有什么功劳。陛下如果要奖赏他勤于政事的功劳,赐给他金帛就可以了。而分土封爵,恐怕不合适。”玄宗沉默不语。李林甫对玄宗说:“牛仙客具有宰相的才能,当不当尚书又有何妨!张九龄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大道理。”玄宗听后十分高兴,第二天,又说要封给牛仙客食邑,张九龄仍然坚持说不可以。玄宗极为愤怒,脸色大变说:“朝廷大事都要由你来做主吗?”张九龄叩头谢罪说:“陛下不认为我无能,使我为宰相,所以朝中大事有不对的地方,我不敢不直言。”玄宗说:“你嫌牛仙客出身贫寒,那么你的出身有什么高贵呢?”张九龄说:“不过是岭南地区一个十分贫贱的人,不像牛仙客出生于中原。但是我在台阁之中,掌管诰书诏命已有许多年了。牛仙客原本是边疆地区的一个小官吏,目不识丁,如果委以大任,恐怕难服众望。”李林甫退朝后说:“只要有才能,何必一定要会写诗歌文章!天子要重用一个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公元73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玄宗赐牛仙客陇西县公爵位,并给食邑实封三百户。

 


 

先前,玄宗想要任命李林甫为宰相,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回答说:“宰相一身系国家之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恐怕以后要成为国家的祸患。”玄宗不听。当时张九龄因为有文学才能,正受到玄宗的器重,李林甫虽然怨恨他,但表面上还不得不奉承他。侍中裴耀卿与张九龄关系密切,所以也受到李林甫的嫉恨。这时玄宗做皇帝已有多年,生活逐渐奢侈腐化,懒于处理政事。而张九龄遇到事情,不论大小,觉得有不对之处,都要与玄宗争论。李林甫却善于窥伺玄宗的意图,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伤张九龄。
  玄宗在当临淄王的时候,赵丽妃、皇甫德仪和刘才人都受到宠爱,赵丽妃生了太子李瑛、皇甫德仪生了鄂王李瑶、刘才人生了光王李琚。玄宗即帝位后,又爱上武惠妃,赵丽妃等人都被冷落。武惠妃哭泣着告诉玄宗说:“太子阴谋网罗党羽,想要谋害我们母子,而且斥责皇上。”玄宗听后大怒,把此事告诉了宰相,想要废掉太子和鄂王、光王。张九龄说:“陛下登上皇位将近三十年了,太子和诸王都没有离开过深宫。每天都受到皇上的训诫,天下的人都庆幸陛下治理有方,在位长久,子孙繁盛。现在三个皇子都已年长成人,没听说有什么大的过失,陛下为何要听信那些无稽之谈,以一时的喜怒,把他们全部废掉呢!再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不可轻易动摇他的地位。春秋时代晋献公因为听信骊姬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引起晋国三世大乱。汉武帝因为相信江充的诬告治了戾太子的罪,使京城发生了流血事件。晋惠帝因为相信贾后的诬陷,废掉了愍怀太子,使五胡乱华,中原涂炭。隋文帝听信了独孤皇后的话,废掉了太子杨勇而立隋炀帝,以至失掉了天下。由此来看,对废立太子的事不可不谨慎对待。陛下如果一定要那样做,我难以遵命。”玄宗听后不高兴。李林甫起初没有说什么,而退朝后私下却对受玄宗器重的宦官说:“这种事情是皇上的家事,何必要与外人商量!”玄宗仍然犹豫不决。武惠妃又暗中让官奴牛贵儿对张九龄说:“有废必有立,你如果能够从中助一臂之力,就可以长久做宰相。”张九龄斥责了牛贵儿,并把这些话告诉了玄宗,玄宗因此有所感悟,所以一直到张九龄罢相,太子的地位没有动摇。李林甫一有机会就在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坏话,所以玄宗逐渐疏远张九龄。
  玄宗又联想到以前的事情,认为裴耀卿与张九龄庇护自己的党羽,十一月二十七日,任命裴耀卿为左丞相,张九龄为右丞相,二人并罢参知政事。任命李林甫兼中书令;牛仙客为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仍兼领朔方节度使。
  玄宗即皇帝位以来,所任用的宰相中,姚崇善于调解各方面的关系,宋璟执法严厉,张嘉贞重视吏治,张说善于写文章,李元纮能够节俭治国,张九龄个性直率,这些人都有所长。张九龄因罪被罢相后,朝廷中的百官从此都明哲保身,没有人再敢于直言。
  李林甫为宰相后,对于朝中百官,凡是才能和功业在自己之上而受到玄宗宠信或官位快要超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想方设法除去,尤其忌恨由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有时表面上装出友好的样子,说些动听的话,而暗中却阴谋陷害。所以,世人称李林甫“口蜜腹剑”。
 

编者评论:树敌太多仇家满天下,宰相故去身后留恶名,说的就是李林甫。李林甫的儿子李岫为将作监,对父亲的权势过大十分畏惧,有一次与李林甫游览后园,指着那些做工的民夫对李林甫说:“你久为宰相,树敌太多,仇家满天下,如果一朝祸至,想要像这些民夫一样,恐怕也不能!”李林甫听后不高兴。
  先前,宰相都以德行处世,不炫耀威权,随从不过几个人,所经过的地方,民众也不用回避。李林甫认为自己结怨太多,常常怕有刺客来杀他,所以出门时有步骑百余人在左右两边保护,让金吾卫的士卒赶走街上的人,并走在前面数百步保护,王公卿士都要回避。所居住的地方不但重门复壁,而且用石头砌地,墙中置木板,如临大敌,一天晚上竟多次转移住处,就是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唐朝的宰相随从人数增多,从李林甫开始。
  后来,杨国忠派人劝安禄山,让他诬告李林甫与阿布思谋反,安禄山就让阿布思部落投降的人到朝廷,诬告说李林甫与阿布思曾经结为父子关系。玄宗相信了,就派官吏去调查。李林甫的女婿谏议大夫杨齐宣恐怕自己受到牵连,就按照杨国忠的意图证明说有此事。当时李林甫还没有埋葬,公元753年二月十一日,玄宗下制书削去李林甫的官爵,子孙中有官职者被罢免,流放到岭南和黔中,只给随身穿的衣服和所吃的粮食,其余的财产全部没收。李林甫的亲戚和党羽因这一案件被贬官的达五十余人。又剖开李林甫的棺材,取出了口中所含的珍珠,脱掉金紫衣服,换上了一个小棺材,按照一般平民的礼仪埋葬了他。
  唐玄宗在位四十多年,前期兴盛而后期衰败,其分界线就是从罢免张九龄任用李林甫开始。正如唐太宗所说,选官用人不可仓促行事。任用一位君子,则众君子都会来到;任用一位小人,则其它小人竟相引进。祸乱的根源由此产生。

 


    读点《资治通鉴》之31:

 

  潼关失守危在旦夕,马嵬事变忍痛割爱

杨玉环简介:
  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虢州阌乡(今河南灵宝市)人。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杨玉环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嫁给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为妃。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奉命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册封为贵妃。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后,跟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士兵哗变,含恨赐死。


      

 

东京陷落以后,叛军威逼潼关。因病散居长安的唐朝大将哥舒翰,重新起用为兵马副元帅,统军二十万,守潼关,后因不敌叛军投降,潼关失守。
  潼关失守的当天,哥舒翰的部下到朝廷报告情况危急,玄宗当时没有召见,只是派李福德等人率领监牧小儿组成的军队开赴潼关增援。到了晚上,没看到报告平安的烽火,玄宗才感到惧怕。公元756年六月初十,玄宗把宰相召来商议对策。杨国忠因为自己兼任剑南节度使,安禄山反叛后,即命令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准备物资,以防备危急时到剑南使用,所以这时他首先提出到蜀中避难。玄宗赞成他的意见。十一日,杨国忠召集百官于朝堂,神色惊惧,痛哭流涕地问他们有什么计策,百官都不回答。杨国忠说:“人们告安禄山的反叛已有十年了,但皇上总是不相信。现在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不是宰相的过错。”然后罢朝。这时长安城中的百姓惊慌逃命,都不知道该往那里躲避,店铺关门,市里一片萧条。杨国忠又让韩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入宫,劝说玄宗到蜀中去避难。
  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到十分之一二。玄宗登临勤政楼,下制书说要亲自率兵征讨安禄山,听到的人都不相信。当天,玄宗移居大明宫。天黑以后,玄宗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集合禁军六军,重赏他们金钱布帛,又挑选了闲厩中的骏马九百余匹,所做的这些事情外人都不知晓。十三日,天刚亮,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发,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只管自己逃难。玄宗路过左藏库,杨国忠请求放火焚烧,并说:“不要把这些钱财留给叛贼。”玄宗心情凄惨地说:“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会向百姓征收,还不如留给他们,以减轻百姓们的苦难。”这一天,百官还有入朝的,到了宫门口,还能听到漏壶滴水的声音,仪仗队的卫士们仍然整齐地站在那里,待宫门打开后,则看见宫人乱哄哄地出逃,宫里宫外一片混乱,都不知道皇上在那里。于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四出逃命,山野小民争着进入皇宫及王公贵族的宅第,盗抢金银财宝,有的还骑驴跑到殿里。还放火焚烧了左藏大盈库。崔光远与边令诚带人赶来救火,又招募人代理府、县长官分别守护,杀了十多个人,局势才稳定下来。崔光远派他的儿子去见安禄山,边令诚也把宫殿各门的钥匙献给安禄山。
  玄宗一行经过便桥后,杨国忠派人放火烧桥,玄宗说:“官吏百姓都在避难求生,为何要断绝他们的生路呢!”于是就把内侍监高力士留下,让他把大火扑灭后再来。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诉郡县官作好准备。到吃饭的时候,抵达咸阳县望贤宫,而王洛卿与咸阳县令都已逃跑。宦官去征召,官吏与民众都没有人来。已到了中午,玄宗还没有吃饭,杨国忠就亲自用钱买来胡饼献给玄宗。于是百姓争献粗饭,并参杂有麦豆,皇孙们争着用手抓吃,不一会儿就吃光了,还没有吃饱。玄宗都按价给了他们金钱,并慰劳他们。众人都涕泣流泪,玄宗也禁不住哭泣。这时有一位名叫郭从谨的老人进言说:“安禄山包藏祸心,阴谋反叛已经很久了,其间也有人到朝廷去告发他的阴谋,而陛下却常常把这些人杀掉,使安禄山奸计得逞,以致陛下出逃。所以先代的帝王务求延访忠良之士以广视听,就是为了这个道理。我还记得宋璟作宰相的时候,敢于犯颜直谏,所以天下得以平安无事。但从那时候以后,朝廷中的大臣都忌讳直言进谏,只是一味地阿谀奉承,取悦于陛下,所以对于宫门之外所发生的事陛下都不得而知。那些远离朝廷的臣民早知道会有今日了,但由于宫禁森严,远离陛下,区区效忠之心无法上达。如果不是安禄山反叛,事情到了这种地步,我怎么能够见到陛下而当面诉说呢!”玄宗说:“这都是我的过错,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然后安慰了一番郭从谨,让他走了。不一会儿,管理皇上吃饭的官史给玄宗送饭来了,玄宗命令先赏赐给随从的官吏,然后自己才吃。玄宗命令士卒分散到各村落去寻找食品,约好未时集合继续前进。快半夜时,到了金城县,县令和县民都已逃走,但食物和器物都在,士卒才能够吃饭。当时跟随玄宗的官吏逃跑的也很多,宦官内侍监袁思艺就借机逃走了。驿站中没有灯火,人们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的贵贱。王思礼从潼关赶到后,玄宗才知道哥舒翰被俘,于是就任命王思礼为河西、陇右节度使,命令他立刻赴任,收罗散兵,准备向东进讨叛军。
  十四日,玄宗一行到了马嵬驿,随从的将士因为饥饿疲劳,心中怨恨愤怒。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认为天下大乱都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想杀掉他,于是就让东宫宦官李辅国转告太子,太子犹豫不决。这时有吐落使节二十余人拦住杨国忠的马,向他诉说没有吃的,杨国忠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士卒们就喊道:“杨国忠与胡人谋反!”有人用箭射击,射中了杨国忠坐骑的马鞍。杨国忠急忙逃命,逃至马鬼驿西门内,被士兵追上杀死,并肢解了他的尸体,把头颅挂在矛上插于西门外示众,然后杀了他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说:“你们胆大妄为,竟敢谋害宰相!”士兵们又把他杀了。韦见素听见外面大乱,跑出驿门察看,被乱兵用鞭子抽打得头破血流。众人喊道:“不要伤了韦相公。”韦见素才免于一死。士兵们又包围了驿站,玄宗听见外面的喧哗之声,就问是什么事,左右侍从回答说是杨国忠谋反。玄宗走出驿门,慰劳军士,命令他们撤走,但军士不答应。玄宗又让高力士去问话,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谋反被诛,杨贵妃不应该再侍奉陛下,愿陛下能够割爱,把杨贵妃处死。”玄宗说:“这件事由我自行处置。”然后进入驿站,拄着拐杖侧首而立。过了一会儿,京兆司录参军韦谔上前说道:“现在众怒难犯,形势十分危急,安危在片刻之间,希望陛下赶快作出决断!”说着不断地跪下叩头,以至血流满面。玄宗说:“杨贵妃居住在戒备森严的宫中,不与外人交结,怎么能知道杨国忠谋反呢?”高力士说:“杨贵妃确实是没有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而杨贵妃还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们怎么能够安心呢!希望陛下好好地考虑一下,将士安宁陛下就会安全。”玄宗这才命令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到佛堂内,用绳子勒死了她。然后把尸体抬到驿站的庭中,召陈玄礼等人入驿站察看。陈玄礼等人脱去甲胄,叩头谢罪,玄宗安慰他们,并命令告谕其他的军士。陈玄礼等都高喊万岁,拜了两拜而出,然后整顿军队准备继续行进。韦谔是韦见素的儿子。杨国忠的妻子裴柔与她的小儿子杨晞、虢国夫人与她的儿子裴徽都乘乱逃走,到了陈仓县,被县令薛景仙率领官吏抓获杀掉。
 

编者评论:从“开元之治”到“马嵬事变”唐玄宗落到如此下场,使后人深感“居安思危”之内涵!

 

 

 

        读点《资治通鉴》之32:

   节度使军中自行废立,唐帝国后期藩镇割据

公元758年,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故去,肃宗派宦官去安抚将士,并察看军中将士想要立谁为节度使,以便授给旌节,加以任命。高丽人裨将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立侯希逸为平卢军使。因为侯希逸的母亲是李怀玉的姑母,所以李怀玉推立他为军使。于是朝廷任命侯希逸为节度副使。唐朝的节度使由军中将士自行废立从此开始


    

司马光评论说:天下的民众都有欲望,如果没有君主,就会大乱。所以圣人制定礼来治理国家。从天子、诸侯以至公卿、大夫、官吏、百姓,使他们尊卑有分,大小有序,就如网在纲上,有条而不紊,如手臂驱使手指,无不服从,只有这样,百姓才会服事他们的上层,在下层的人才不会有觊觎之心。凡是作君主的,所以能够控制他的臣民,是因为驾驭臣民的八种权柄掌握在自己手中。假如舍弃这八种权柄,那么君臣上下就会势均力敌,还怎么来统治臣下呢!

唐肃宗逢唐朝中期大乱,有幸而复兴,应该端正君臣上下之礼,以统治四方,而他却苟且获取一时之安,没有想到会成为永久的祸患。任命将帅,统治地方,是国家的大事,却仅委派一介使者,曲从于士卒的意愿,不管贤能与否,只是按照军中将士的要求授给军权。从此以后,习以为常,而君臣还循守不变,以为是上策,这就是姑息。部下将领士兵杀死或驱逐主帅,也不惩处他们的罪行,反而将主帅的职位授给他们。但是这样一来,君主驾驭臣下的八种权柄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自君主,而是出于臣下,那么天下生乱还会有个完吗!

君主治理国家,应该奖赏善举,惩罚恶行,这样就会劝人为善,戒人作恶。而如李怀玉等人身为部将,竟然杀逐他的上司,作恶莫过于此!朝廷却让他们做节度使,掌管一方大权,实在是奖赏这种行为。这样来奖赏恶行,恶行怎么能不处处产生呢!《尚书》说:“谋划事情要从长远的利益着想。”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帝王治理天下而一味姑息,天下的忧患怎么能够消除呢!那么为臣下的总是蔑视君王,伺察君王的过失,如果有机会就会起兵叛逆;为君王的常常因为畏惧臣下而心怀不安,如果有时机,就会乘其不备而行屠杀。于是,都争着先发制人,以使自己的意愿得逞,而没有利于双方的长治久安之计。这样下去,想求得天下的安定,难道能够实现吗!考察唐代后朝藩镇割据的起因,是肇始于朝廷任命侯希逸为平卢节度使。

古人治理军队的根本是要合乎礼法,所以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看到自己的军队少长有礼,便知道可以打败楚军。现在唐朝治军却不顾礼法,使得士卒可以欺侮偏裨将领,偏裨将领可以欺侮将帅,那么将帅欺侮天子,就是必然的趋势了。

从此战乱迭起,兵革不息,百姓涂炭,无处申诉,前后二百余年,然后是大宋王朝的建立。宋太祖制定了军法,使将士以大制小,如稍有违犯,就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上下有序,令行禁止,征讨四方割据势力,无不威服,天下安定,生民乐业,以至于今,都是因为治军用礼法的缘故。这难道不是见识深远的谋略吗!




       读点《资治通鉴》之33:

     打猎终得实情,赋税只免一家

唐德宗李适简介
李适[kuò](公元742年—公元805年),小名岧郎,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唐朝第十位皇帝(公元779年—公元805年在位),唐代宗李豫长子,母为睿真皇后沈氏。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李适即位。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之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税(即房产税-—编者注)、茶叶税等,致使民怨日深。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李适发动削藩战争,但因社会和政治条件不成熟,反而致使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接连爆发,他被迫出逃,辗转奉天、梁州等地,最后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浑瑊等人协力平乱。执政后期,转而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并对藩镇多事姑息。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在位二十七年。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自从兴元年间以来,贞元三年的年景最丰熟,米一斗值一百五十钱,粟一斗值八十钱,德宗颁诏命令在丰收的地区由官府收购粮食。
     公元787年十二月初一,德宗在新店打猎,来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德宗问:“老百姓高兴吗?”赵光奇回答说:“不高兴。”德宗说:“今年庄稼颇获丰收,为什么不高兴?”赵光奇回答说:“诏令没有信用。以前说是两税以外全没有其他徭役,现在不属于两税的搜刮大约比两税还多。以后又说是由官府收购粮食,但实际是强行夺取粮食,还不曾见到过一个钱。开始的时候说是官府买进的谷子和麦子只须在道旁支纳,现在却让送往京西行营,动不动就是几百里地,车坏了,马死了,人破产了,难以支撑下去了。百姓这般忧愁困苦,有什么可高兴的!每次颁发诏书都说优待并体恤百姓,只是一纸空文而已!恐怕圣明的主上深居在九重皇宫里面,对这些是全然不曾知晓的吧!”德宗命令免除他家的赋税和徭役。

    司马光评论说:唐德宗真是太难以醒悟了!自古以来,人们所担忧的,是君主的恩泽壅塞着,不能传达到下面去,小民的情绪郁结着,不能通报到上边来。所以,君主在上面忧心怜恤,但百姓并不归向;百姓在下面忧愁怨苦,但君主并不晓得,终于导致百姓流离反叛,国家倾危败亡,大约道理就在于此。幸亏德宗因打猎得以来到百姓家中,正赶上赵光奇敢进直言,又了解民间的疾苦,这真是千载难逢的际遇啊。唐德宗本来应当按查有关部门搁置诏书,残酷地侵害百姓,横暴地增加赋税,盗窃和隐没公家资财的情况,以及自己周围那些天天称道民间丰熟喜乐的阿谀奉承之徒,将他们诛而杀之;然后洗除杂念,改变计虑,刷新朝政,摒弃浮华的装饰,废除空洞的具文,谨饬号令,勉励诚信,审察真伪,辨别忠奸,哀怜困穷,昭雪冤屈,天下太平的业绩便可以实现了。然而,唐德宗丢开这些不肯去做,却去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役。然而,四海广大,百姓众多,又怎能人人都亲自向天子讲明情况,户户都得以免除徭役与赋税呢!

 


      读点《资治通鉴》之34:

 

柳宗元撰文,喻为官安民之道

   柳宗元,唐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任监察御史里行、礼部员外郎等职。顺宗时因参加政治改革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调为柳州刺史,用三年时间使柳州大治。四十六岁去世。
   柳宗元善于撰写文章,曾经作过一篇《梓人传》,讲道:“有一位木匠,不肯去做斧砍锯析这一类手艺活计,却专门用长尺、圆规、方尺、墨斗审度各种木料的用场,检视房屋的规制,观察高度、方圆、长短是否合度,指挥着众多的木工,各自去干自己的活计,对不能将任务承担起来的人们,便将他们辞退。一座大型的房屋建成以后,唯独以他的名字记载事功,得到的酬金是一般木工的三倍。这也正像担当天下宰相的人们,设立大纲要领,整饬法令制度,选择天下的人士,使他们的才能与自己的职务相称;让天下的人们居住下来,使他们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提升有能力的人们,屏退没有能力的人们。全国各地得到治理以后,谈论起此事的人们唯独称赞伊尹、傅说、周公、召公等宰相,对那些各部门专职人员的辛勤劳苦却不能够予以记载。有些宰相不识大体,不得要领,夸耀自己的才能与名望,亲自去做细小的劳务,侵犯百官的职责,在官署中吵嚷地争辩不休,而将重大而长远的方略遗落无存,这是不懂得为相之道。”

 

      
   柳宗元又曾撰写《种树郭橐驼(读音
guō tuó tuó传》说:“郭橐驼种植的树木,没有不成活、不繁茂的。有人问他其中的道理,郭橐驼回答说:‘我本人并不能够使树木延长寿命并且生长繁盛。大凡树木的本性,树根喜欢舒展,喜欢让人培上陈泥。将树木种植好了以后,不需挪动它,不需为它担心,离开它以后,便不用再去看管它。栽种树木的时候,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将树木放入土中以后,就像将它抛弃了似的,这就使树木的天性得以保全,使树木的本性得到发展了。别人种树就不是这样了,他们使树木的根部拳曲在一起,而且更换了新土,对树木的爱护过于深切,担忧过于细密,早晨去看它,晚上又去抚摸它,已经离开了,还要再回头看上一眼。更为过分的人们还要划破树皮,查看它是成活了,还是枯萎了,摇晃着树干,去观察枝叶哪里稀疏,哪里繁密,而树木却与自己的本性日见脱离了。虽然说是爱护树木,实际却是损害树木;虽然说是为树木担忧,实际却是将树木当成仇人了。所以,人们种树都不如我。办理政务,也是这个道理。我住在乡间,看到当官的人们,喜欢频频发号施令,像是对百姓非常怜悯,但终究给百姓带来祸殃。整天都有吏人前来,将百姓聚集起来,向人们发布命令,敦促人们快去耕地,赶忙收割,监督人们及时缫丝,趁早织布,我们这些小人把早餐晚饭都停下来,忙着去慰劳吏人还来不及呢,又怎么能够使我们的生计得以蕃息,并且使我们的天性安然无扰呢!一般说来,人民困窘倦怠,主要是由于这个缘故的啊!”
   

编者评论:《梓人传》比喻为官之道。领与袖,纲与目都有主次之分,只有提纲携领,才能纲举目张。为官者是谋划者和指挥者,不是操作者和执行者。
  《种树郭橐驼传》比喻安民之策。大政方针已定,百姓自然会按政策导向去做,无需经常督办,就能取得功效。养民与种树相同,有其自然的规律和周期,不能拔苗助长。当今提倡到基层视察,常常是省、市、县、乡、村各级领导陪同,兴师动众,往往事先通知被访单位和农户做好准备,其中不少有假,难于看到真情。何不微服私访或向诤友了解实情呢!兴师动众又没有效果,岂不成了花架子和形式主义了吗?真是为百姓着想,这种视察还是少去为好。

 

 

读点《资治通鉴》之35:

 

仇士良传授秘诀,唐宣宗因“愚”继位


    仇士良,唐朝宦官。历任内外五坊使、左神策中尉等职。他横暴贪残,文宗受其控制。李训等发动“甘露事变”欲诛宦官,事败,他大肆屠杀朝官。在职二十余年,前后共杀二王、一妃、四宰相。于公元843年以病退职。
唐宣宗,李怡,后改为李忱,唐朝皇帝,宪宗子。他韬光养晦,因后宫中人们都认为他“不聪明”,而被宦官们策立为皇太叔,继而即位。
      公元843年六月十六日,仇士良以左卫上将军、内侍监的职位退休。他的党羽送他返回家中,仇士良教给他们保持权力和恩宠的秘诀,说:“对于天子,不能让他有闲暇的时间。应当经常变换花样,供他游戏玩乐,以便沉湎于骄奢侈靡的生活之中,无暇顾及朝政。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志。千万不要让他读书,亲近读书人。如果天子喜爱读书,明白了以前各个朝代兴亡更替的经验教训,惧怕丧失政权,就会励精图治,那么,我们就会被斥责疏远。”他的党羽都下拜感谢,然后离去。

   

编者评论:后唐时期主要有两大弊端,其一是藩镇割据,其二是宦官专权。宦官,本是皇帝的“家奴”,原不应该干预朝政,侮慢大臣。然而,正因为他们是皇帝的近侍,常以迎合皇帝声色犬马之好而倍受恩宠,大权在握,作恶多端,为患甚大。仇士良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他退职后仍念念不忘权术经,将为奸经验授其同党,其要害一是以奢侈糜烂的生活腐蚀皇帝,让皇帝日夜沉湎于声色犬马的娱乐之中,无暇顾及政事;第二是不要皇帝读书,亲近读书之人,使之孤陋寡闻,懵懵懂懂鬼混,他们才会永被宠幸。这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宦官邀恩固宠、狼狈为奸的经验总结,又是宦官败坏朝政险恶用心的大暴露。


     

 

唐武宗自从公元846年正月十三日以来,因患疾病就不再上朝视事,朝廷内外都深感忧惧。
    起初,唐宪宗收纳李锜的妾郑氏,生光王李怡。李怡年幼时,后宫中人们都认为他不聪明,唐文宗太和年以后,李怡更是自己韬光养晦,在大庭广众游乐相处时,从不发言。唐文宗到十六宅为诸王设宴集会,喜欢引诱李怡发言以作调戏笑料,唐武宗性格强韧豪迈,对光王李怡更加无礼。唐武宗危病,十来天不能说话,诸宦官于是暗中在宫禁内策划立新皇帝,三月二十日,禁中传出以唐武宗名义颁发的诏书称:“皇子们都太年幼,必须选择贤德的皇族成员继承皇位,光王李怡可以立为皇太叔,改其名称李忱,所有军国政事可让他暂时处置。”皇太叔李忱出宫见百官时,满脸悲哀戚惨的样子;而裁决细小军政事务时,都能合情合理,人们这才知道他很内秀。
    二十三日,唐武宗驾崩。李德裕受命兼任冢宰办理后事。二十六日,唐宣宗李忱即皇帝位。四月初一,唐宣宗开始上朝听政。
    唐宣宗聪明细致,沉着果断,用法不徇私情,能虚心纳谏,从谏如流,不轻易将官职赏人。他生活节俭,爱护百姓财物,所以他在位时政治较清明,一直到唐朝灭亡,都有人思念歌颂,称唐宣宗为小太宗。
    

编者:中国有个成语叫“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是一个人在不利于自己的险境里,如果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唐宣宗生在晚唐时期,宦官势力恶性膨胀,控制朝廷军政大权,连皇帝的废立都出自他们的好恶。在这种环境之中的宣宗,经历穆、敬、文、武四朝,最终却能侧身于朝堂,御临天下,全靠他能几十年忍辱负重、韬光养晦,这是多么不易!这哪里是愚笨,这是超出常人的聪明,以至于狡猾奸诈的宦官们都被他的“不聪明”所蒙蔽。
 

 


  读点《资治通鉴》之36:

 

   宦官皆被捕杀,昭宗返回长安

唐昭宗简介:
    
李晔(读音:lǐ yè )( 公元867年—公元904年),初名李杰、李敏,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公元888年—公元904年),唐懿宗李漼第七子。李晔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咸通十三年,受封寿王,赐名为“杰”。乾符四年(公元877年),领幽州大都督。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受封皇太弟,改名为“敏”,随后在观军容使杨复恭拥戴下即皇帝位,翌年改名为“晔”。任内尊敬朝臣,励精图治,发动平定四川陈敬瑄、河东李克用的战争,最终消灭田令孜,重挫李克用。然而,中央禁军折损大半,导致朝廷有效兵力不足,坐视宣武节度使朱温做大,逐步成为中原霸主,为唐朝灭亡埋下祸根。统治后期,一直受制于李茂贞与朱温。天祐元年(公元904年),为宣武节度使朱温所弑,时年三十八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葬于和陵。

                    

     后唐昭宗时期,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元900年,以刘季述为首的宦官联手废昭宗立太子,第二年藩镇势力朱全忠与宰相崔胤谋划,帮助昭宗复辟。当时朱全忠和藩镇势力李茂贞都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图,朱全忠想要昭宗驾临东都洛阳,李茂贞想要昭宗驾临凤翔。崔胤曾与昭宗谋划全部处死宦官,韩全诲等宦官知道这一情况后,担心朱全忠率军前来,便胁迫皇帝驾临凤翔。于是昭宗经周至、歧山于十一月十四日到达凤翔。
     公元903年正月初六,李茂贞单独进见昭宗,中尉韩全诲、张彦弘,枢密使袁易简、周敬容都不能进对。李茂贞请求杀死韩全诲等,与朱全忠和好,护送昭宗回长安。昭宗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派遣宦官率领凤翔兵卒四十人拘捕韩全诲等,将他们斩首。这天晚上,又将李继筠、李继诲、李彦弼及皇宫内诸司使韩处廷等十六人斩首。初七,唐昭宗派遣韩偓及赵国夫人前往朱全忠军营;又派遣使臣用口袋装着韩全诲等二十余人的首级给朱全忠看,说:“以前胁持扣留天子车驾,恐惧获罪挑拨离间,不愿亲睦协调的,都是这些人。现在朕与李茂贞决意把他们杀死,卿可明白告诉各军以平众愤。”初九,朱全忠派遣观察判官李振上表进城奏谢。
    韩全诲等已经杀死,但朱全忠的包围没有解除。李茂贞怀疑崔胤教朱全忠一定要攻取凤翔,于是禀告昭宗急召崔胤,命令他率领百官奔赴凤翔。共四次下诏令,三次赐给朱笔御札,言语非常恳切,全部恢复原来的官爵,崔胤竟然称病不到。李茂贞害怕,亲自给崔胤去信,言辞非常谦恭卑下。朱全忠也以书信召崔胤,并且开他的玩笑说:“我不认识天子,须您前来辨别。”崔胤这才前来凤翔。
十二日,凤翔始开城门。十四日,朱全忠巡视各个营寨,到城北,有凤翔军队从北山上下来,朱全忠怀疑他们要逼近自己,派兵攻击他们,捉住他们的将领李继钦。昭宗派遣赵国夫人、冯翊夫人前往朱全忠的营中查问原故。朱全忠派遣亲吏蒋玄晖上表进城陈奏。
    李茂贞请以他的儿子李侃娶平原公主为妻,又想要以苏检的女儿嫁给景王李秘为妃,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平原公主是何皇后的女儿,何皇后感到为难,昭宗说:“姑且让我能够出去,你的女儿有什么可担忧的!”何皇后这才依从了。二十日,平原公主嫁给宋侃为妻;景王娶苏氏为妃。宋侃即李侃,因避同姓嫁娶之嫌,所以恢复了本姓。
    当时,凤翔已杀宦官七十二人,朱全忠又密令京兆搜捕辞官家居、没有随从到凤翔的宦官,捕杀九十人。
    二十二日,昭宗车驾出凤翔,驾临朱全忠的军营。朱全忠穿上素色衣服,等待处罚。昭宗命令客省使宣布谕旨,宽释罪过,撤去亲、勋、翊三卫立仗,只以左右金吾将军报告平安,让朱全忠穿公服进内叩谢。朱全忠见到唐昭宗,磕头流泪,昭宗命韩偓把他扶起。昭宗也抽泣,说:“宗庙社稷,倚赖你再次安定;朕与宗族,倚赖你再次逢生。”亲自解下玉带赐给朱全忠。稍事休息,就起程。朱全忠单骑在前面引导十余里,昭宗向他告辞;朱全忠于是派朱友伦率兵护送,自己留下部署后面的部队,焚烧撤除各个营寨。
    当天晚上,昭宗车驾在歧山住宿。二十五日,到达兴平,崔胤才带领百官迎接谒见,昭宗又任命崔胤为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领户部、度支、盐铁三司如故。二十七日昭宗进入长安。
   二十八日,朱全忠、崔胤一同进宫奏对。崔胤奏称:“国初太平的时候,宦官不掌管军权、干预朝政。天宝以来,宦官逐渐强盛。贞元末年,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以便随从护卫,开始令宦官主管,以二千人为定制。从此,宦官参与掌管机密事务,夺取百司权力,上下弥补遮掩,共为不法之事,大则勾结煽动藩镇,倾覆危害国家;小则以官爵狱讼做买卖,败坏朝政。朝廷衰微扰乱,正是由于这个原由,不铲除它的根源,祸患终究不能停止。请全部罢免诸司使,他们掌管的事务尽归省寺管理,各道监军全都召还京城。”昭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天,朱全忠领兵驱赶宦官第五可范等数百人到内侍省,全部把他们杀死,呼冤喊屈、号啕大哭之声,响彻内外。宦官中有出使外地的,诏令所在地方把他们收捕处死,只留品秩卑微的幼弱宦官三十人以备洒扫。又诏令成德节度使王镕选进五十人充任敕使。因为那地方的风俗淳厚,人性朴实。昭宗哀怜第五可范等有的无罪,撰文祭奠他们。自这以后,宣布传达诏命,全令宫人出入办理;左、右神策两军所辖的内外八镇军队,也都归属左右龙武、羽林、神策等六军,任命崔胤兼领六军十二卫事务。

    司马光评论说:宦官当权,由来已久了。大概因为宦官经常出入皇宫,君主从小到大,与他们亲近狎昵,不像三公六卿,进见有一定的时间,有威严恐惧。宦官中间又有的性情乘巧,言语敏捷,察颜观色,迎合君主的志向兴趣,这样,接受命令就没有违逆抵触的顾虑,使唤差遣就有称心满意的效果。如果不是圣明的君主,洞察事物的情理,考虑祸患的深远,除了服侍奉养以外,不要任宦官掌管事务,那么,近在内宫的宦官就会一天天地亲近,远在外朝的百官就会一天天地疏远,君主、就会时常应允甜言卑辞的请求,听从逐渐渗透的诉说。于是,降革升迁、刑罚奖赏的国家政令,就无形中转由亲信宦官掌握而不能自知。如同饮美酒一样,喜好它的味道而忘记它能醉人了。所以降革升迁、刑罚奖赏的权力已经转移而国家不发生危险祸乱,是从来没有过的。
    东汉衰亡之时,宦官的骄傲专横最为闻名,然而他们都是借助君主的权力,如同城狐社鼠有所仗恃凭依,来扰乱天下,没有能够像唐代这样,劫持胁迫天子如同控制婴儿,废立在手,往东往西全出己意,使天子惧怕他们如同骑着猛虎恶狼而腋下夹着毒蛇一样。所以如此不是别的原因,是东汉宦官不掌握兵权,唐代宦官掌握兵权的缘故。
    唐太宗鉴于前代的弊病,对宦官严加抑制,官阶不得超过四品。唐明皇开始毁坏原有的章程,对宦官尊重任用,晚年让高力士省阅批复章奏,甚至任免将军、宰相,也时常与他商议,自太子王公都敬畏地侍奉他,宦官的势焰自此炽烈了。等到中原动荡,肃宗在灵武即位,撤回军队,李辅国以东宫太子的旧属参与军事计划。过分的宠信使他骄横放纵,不能再加控制,竟至爱子慈父不能庇护,因忧虑心悸而死。唐代宗即位,仍蹈覆辙,程元振、鱼朝恩相继当权,暗中玩弄刑赏大权,阻塞蒙蔽视听,看待天子如同丢弃的皮衣,欺凌宰相如同奴隶。所以来王真入京朝见,遇谗言而被赐死;吐蕃深入侵犯京师郊野,隐匿军情不行奏报,致使唐代宗狼狈驾临陕州;李光弼忧惧怀疑,烦闷怨恨,因此丧生;郭子仪被排斥罢官,赋闲家居,不保坟墓;仆固怀恩被冤枉压制,无处申诉,于是舍弃功劳,改为叛乱。唐德宗刚即位,大力整顿法纪,宦官稍被贬斥。但自兴元返京后,猜忌诸将,认为李晟、浑王咸不可信任,全部夺取他们的兵权,而任命窦文场、霍仙鸣为中尉,让他们主管宫禁的值宿警卫,从此军权落入他们手里。唐宪宗末年,吐突承璀想要废掉嫡子,改立庶子,酿成陈洪志之变。宝历年间敬宗过分亲近宦官,刘克明与苏佐明进行叛逆,此后绛王及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六帝,都是宦官所立,势力越发骄横。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杨复恭、刘季述、韩全诲是宦官中的首领,以至于自称“定策国老”,视天子为门生,根深蒂固,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唐文宗非常怨恨宦官这样,立志要除掉他们,以宋申锡那样贤德的人,尚且不能够有所作为,反受祸殃,何况李训、郑注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想要用一个早晨的奸诈计谋,剪除数代胶粘固结的朋党,竟至鲜血流满宫禁道路,尸体堆积台省门前,公卿大臣一个接一个被杀,全家屠灭,天子假装哑巴,纵情饮酒,泪流满面,不敢出声,自比周赧王、汉献帝,不可悲吗!以唐宣宗的严正坚毅,明察秋毫,尚且闭目摇头,自称害怕,何况懿宗、僖宗那样骄奢淫逸,只要歌舞美女、踢球游猎来满足欲望,而将一切政事交付宦官,称呼宦官为父亲,就不足为怪了。贼寇玷污宫殿,两次驾临梁州、益州,都是田令孜造成的。昭宗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想要尽力清洗,但是任用的人不合适,使用的方法不对头。开始就是张浚在平阳全军覆没,增强了李克用专横暴戾的气势;杨复恭向山南逃命,开启了宋文通不守臣节的心思;结果在皇宫里彼此交战,箭头射中皇上的衣服,昭宗漂泊莎城,流寓华阴,被幽禁在东宫受辱,又被劫持胁迫到歧阳。崔胤无可奈何,再召朱全忠发兵讨伐。朱全忠统帅大军包围歧阳城,再次遭受寒暑之苦,昭宗的御膳不足,王侯遭受饥寒饿死冻僵,然后韩全诲被杀,昭宗坐车东行,剪除韩全诲的同党,一个不留,然而唐朝的宗庙社稷因此成了坟墓废墟!这样看来,宦官的祸乱,始于明皇,盛于肃宗、代宗,成于德宗,极于昭宗。《易经》说:“行于霜而知道严寒将至。”治理国家的人,应防微杜渐,怎么能不重视它的起始呢!以上这些是宦官为害尤其明显昭著的事例。另外像伤害贤才,招致祸乱灾难,贿卖官爵讼事,败坏军队,坑害百姓,不能一一遍举。
    寺人的官职,始自夏禹、商汤、周文王三王的时代,备载于《诗》、《礼》,用来谨严皇宫内室的门禁,传达皇宫内外的话语,怎么能够设有呢?如巷伯的痛恨邪恶,寺人披的忠诚侍奉君主,郑众的辞却赏赐,吕强的直言规劝,曹日升的解救患难,马存亮的消弭祸乱,杨复光的讨伐逆贼,严遵美的避让权位,张承业的竭尽忠诚,他们中间难道没有贤才吗?只是国君不应当与他们谋划商议国家政务和进退升降官吏的大事,使他们有威福能够左右他人罢了。倘若宦官有人犯罪.小罪就惩罚他,大罪就杀死他,不予宽恕赦免。这样,即使让他专横跋扈,又有谁敢呢?怎么能够不详察善恶,不区别是非,像割除蔓草、捕杀禽兽那样除尽杀绝,能够没有祸乱吗!因此,袁绍实行屠杀于前而董卓削弱汉室,崔胤重复杀戮于后,而朱全忠篡夺大唐,虽然痛快发泄了一时的愤恨,但国家也随着灭亡了。这如同厌恶衣服上的污垢就烧掉衣服。忧虑树木上的蛀虫就砍伐树木,那造成的损害不是更多吗?孔子说:“人如果不仁慈,痛恨过分,就要发生祸乱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读点《资治通鉴》之37:

 

      引狼入室崔胤被杀,朱温篡位唐朝灭亡

   朱温,即朱全忠,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07——912年在位。公元877年参加黄巢起义。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同州防御使。公元882年叛变降唐,后被任为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赐名全忠,次年为宣武节度使。公元884年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后晋封为梁王,成为割据势力。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崔胤仗恃朱全忠的势力,独揽朝政,恣意妄为,皇上的行动都要禀报他。扈从昭宗前去凤翔的大臣,降低官职和放逐外地的共三十余人。朝廷的刑罚、赏赐都取决于他的爱憎,朝廷内外的官史都惧怕他,重足而立不敢妄动。
      公元903年二月二十四日,朱全忠奏请留步、骑兵一万人在原神策左、右两军营署,以朱友伦担任左军宿卫都指挥使,又任命汴州将领张廷范为宫苑使,王殷为皇城使,蒋玄晖充任街使。于是,朱全忠的党羽布列遍及宫禁宿防及京辅各处。
     十月十五日,宿卫都指挥使朱友伦在左军与客人击毬,掉下马来摔死。朱全忠悲痛愤怒,怀疑是崔胤故意搞的,凡与朱友伦一同玩耍的十余人全部杀死,派遣他哥哥的儿子朱友谅代管皇宫中的直宿警卫。
     告老辞官的左仆射张浚住在长水,平卢节度使王师范当初发兵进攻朱全忠,张浚曾参与谋划。朱全忠将要谋求篡夺帝位.恐怕张浚煽动藩镇反对,就示意佑国节度使张全义设法除掉他。三十日,张全义派遣牙将杨麟率兵假装劫盗,包围张浚的别墅,把他杀死。
    当初,崔胤借助朱全忠的兵力来诛杀宦官,朱全忠已经打败李茂贞,并吞了关中,声威震动天下,于是有篡夺帝位的志向。崔胤大惧,与朱全忠表面上虽然亲厚,内心里渐渐背离,于是对朱全忠说:“长安靠近李茂贞,不可不做守御的准备。六军十二卫,只有空名,请召募补足,使您没有西顾的忧虑。”朱全忠知道他的意图,勉强依从他,暗地里让部下壮士应募来观察他的变化。崔胤不知道其中的情由,与郑元规等整治兵器,日夜不停。等到宿卫都指挥使朱友伦摔死,朱全忠更加怀疑崔胤,并且想劫持昭宗迁都洛阳,恐怕崔胤另立异论阻止。
      公元904年正月,朱全忠上密表揭发司徒兼侍中、判六军十二卫事、充盐铁转运使、判度支崔胤专权乱国,离间君臣,连同他的党羽刑部尚书兼京兆尹、六军诸卫副使郑元规,威远军使陈班等,奏请全部处死。正月初九,昭宗颁布诏令,谴责并改授崔胤为太子少傅、分司,贬郑元规为循州司户,陈班为溱州司户。初十,昭宗颁下诏令,公布崔胤等的罪状,崔胤召募的兵士一并放走遣返,任命兵部尚书崔远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左拾遗柳璨为右谏议大夫,都为同平章事。十二日,朱全忠密令宿卫都指挥使朱友谅率兵包围崔胤的住宅,杀死崔胤及郑元规、陈班以及崔胤的亲信数人。
     朱全忠屡次上表请昭宗迁都洛阳,昭宗虽然没有允许,朱全忠却常令东都留守佑国军节度使张全义缮修宫室。后来,朱全忠威逼昭宗迁都洛阳,于公元904年闰四月初十进入洛阳皇宫升座正殿。
    在此之前,昭宗身边仅有的击球供奉、内园小儿二百余人都被朱全忠勒死,用预先挑选好的大小相似的人代替。从此,昭宗左右的管事调遣全是朱全忠的人了。
    当初,朱全忠自凤翔迎接昭宗车驾返回长安,见德王李裕眉目清秀,并且已经成年,很厌恶他,私下对崔胤说:“德王曾经窃据帝位,哪里能够再留下!您为什么不向陛下说说!”崔胤把朱全忠的话向昭宗说了。昭宗问朱全忠,朱全忠说:“陛下父子之间的事情,我怎么敢私下议论,这是崔胤出卖我罢了。”昭宗自从离开长安,每天忧虑发生意外事变,整天与何皇后沉湎酒中,或者相对哭泣。朱全忠让枢密使蒋玄晖侦察昭宗的言行,昭宗的动静他都知道。昭宗从容地对蒋玄晖说:“德王是朕的爱子,朱全忠为什么一定要杀他?”因此落泪,咬中指流血不止。蒋玄晖将此情形详细告诉朱全忠,朱全忠更加不安。
    当时,李茂贞、杨崇本、李克用、刘仁恭、王建、杨行密、赵匡凝往来传递檄文,都以兴复皇室为辞。朱全忠正在率领军队向西讨伐歧州、邠州,因昭宗有英武之气,恐怕宫中产生变故,想要另立幼君,以谋求禅让取代。于是,朱全忠派遣判官李振到洛阳,与蒋玄晖及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等谋划。
    八月十一日,昭宗在何皇后殿内,枢密使蒋玄晖选择龙武牙官史太等一百人,在夜里敲击宫门,说军事前线有急事奏报,要面见昭宗。夫人裴贞一开门见兵器,说:“有急事奏报用兵器做什么?”史太杀了她。蒋玄晖问:“陛下在哪里?”昭仪李渐荣对窗大叫道:“宁可杀了我们,不要伤害陛下!”昭宗刚醉,急忙起来,穿着单衣绕柱逃跑,史太追上并把他杀死。李渐荣用身体遮挡昭宗,史太也杀了她。史太又要杀何皇后,何皇后向蒋玄晖哀求,才放了她。
    十二日,蒋玄晖假造诏令,称李渐荣、裴贞一谋杀昭宗,应该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更名李柷,代理军国政事。又假传皇后令,太子于灵柩前即位。宫中一片恐惧气氛,不敢哭出声来。十五日,昭宣帝即位,时年十三岁。
    朱全忠听到朱友恭等杀死昭宗的消息,假装震惊,放声大哭,自己扑倒在地上,说:“奴才们害死我了,让我千秋万代蒙受恶名!”初三,朱全忠到达东都洛阳,伏在昭宗的灵柜上恸哭流涕;又进见昭宣帝,自陈杀死昭宗不是自己的心意,请求讨伐乱臣贼子。在这之前,护卫皇帝的军士有在市上抢米的,初四,朱全忠奏参朱友恭、氏叔琮不能约束士卒,侵扰街市店铺,将朱友恭贬为崖州司马,恢复原姓名李彦威,氏叔琮贬为白州司马,不久都赐令自尽。李彦威自杀前大声呼喊说:“出卖我来堵塞天下的指责,但拿鬼神怎么办!如此行事,还指望有后代吗!”
    随后,朱全忠让蒋玄晖邀请唐昭宗诸子德王李裕、棣王李祤、虔王李禊、沂王李禋、遂王李祎、景王李祕、祁王李祺、雅王李禛、琼王李祥,在九曲池摆酒,喝得酣醉,把他们全都勒死,抛尸九曲池中。豪门贵胄,或者科举及第,在三省台阁任职,以名节自居,声誉政迹稍为显著的人,都被指为轻浮浅薄,贬官驱逐连日不断,朝中官员为之一空。连助纣为虐的枢密使蒋玄晖、右谏议大夫、同平章事柳璨也都在十二月被斩杀。
    经过一蕃篡位准备之后,朱全忠于公元907年四月十八日即皇帝位,国号大梁,至此三百年唐朝灭亡。

    编者评论:封建社会统治国家的重要权柄是皇权。皇帝是国家的象征,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既然后唐时期,皇帝到了可以随意更换、任意杀戮的地步,唐朝是该寿终正寝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一百多年,形成了强大的分裂倾向,一旦有人冲破 “篡位不道”的禁锢,国家行将分裂也就顺理成章了;经过长期的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连年的战事,百姓涂炭,民不聊生,国家的根本动摇了,那么大唐帝国的灭亡就是必然的了。
    封建社会的权力更替有两大弊端。其一是世袭制,皇子是当然的继承人。不管能力大小,哪怕是傻子呆子,晋惠帝司马衷就是例子;也不管年龄长幼,哪怕是几岁的孩子,权力岂不落入它人之手!若是遇到周公一类的宰相,国家尚且平安无事,若要遇上奸佞的大臣、外戚和宦官掌握了权力,能不祸国殃民?因为世袭,皇帝活着,太子就不能即位,这就使年老昏聩的圣上仍拥有最高权力。其二是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一个人拥有没有制约的权力。若遇到明君,那是百姓的福分,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即便是登基初期政治是清明的,也不能保证善始善终,象唐明皇李隆基就是例子。倘若遇到昏君、暴君,那样国家的命运就惨了,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现代人接受了历史上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在领导人的更替方面采取了两大措施,第一限定任期时限,一般法律都规定不宜过长,保证领导者在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时为国家贡献青春年华。第二限制领导人的权力,使他们的权力受到多方的限制和制约。当他超出权限或违犯法律时,能得到妥善处置,这样就可以避免残酷的权力交替,现代人确实是聪明多了,文明多了。
 

 

 



 

(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 任何人均可复制使用 , 若用于商业行为需征得版权人同意 。建议1024*768分辨率, IE5.0 以上浏览器浏览本站点。 Email:jinqi05@163.com       此网页最近更新于24年04月12日